艾灸陷谷穴,可输送胃经气血

陷谷。陷,凹陷之处也。谷,山谷也。陷谷名意指本穴为胃经地部经水的聚集之处。本穴物质为冲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位处肉之陷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因此取名为陷谷穴。

艾灸陷谷穴可以输送胃经气血。在中医学上,艾灸此穴可以治疗腹痛胀满、肠鸣泄痢、面目浮肿、目赤痛、疝气、热病、足背肿痛等。在现代临床运用上,常用于治疗感冒,胸膜炎,胃炎,肠炎,肾炎。下肢瘫痪,足扭伤的治疗。有报道取双侧陷谷透涌泉,治疗急性结膜炎疗效好。

有些孕妇,在妊娠后期会出现下肢浮肿。可让其采用平卧或下肢略为抬高的 ,然后从足背开始,沿小腿向大腿方向推拿,力度要轻柔,手法以按、压、推、拿、轻捏交替混合使 用。在按压推揉的过程中,以陷谷穴为重点,会有良好效果。

穴位疗法中,艾灸疗法最为有效。无论是 养生 保健,还是调理治疗,都可以经常艾灸。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期间不应着风受凉,应保持平和情绪。饭饱酒后不宜灸,大汗淋漓不宜灸,艾灸后毛孔舒张,故半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寒气趁虚而入。艾灸一向讲究循序渐进,坚持就会有效果。如果没有艾灸条件,可以使用按摩或刮痧疗法。中医艾灸的博大精髓需要我们国人共同去挖掘!2022-08-26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3:01: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艾灸陷谷穴可以输送胃经气血。在中医学上,艾灸此穴可以治疗腹痛胀满、肠鸣泄痢、面目浮肿、目赤痛、疝气、热病、足背肿痛等。在现代临床运用上,常用于治疗感冒,胸膜炎,胃炎,肠炎,肾炎。下肢瘫痪,足扭伤的治疗。有报道取双侧陷谷透涌泉,治疗急性结膜炎疗效好。有些孕妇,在妊娠后期会出现下肢浮肿。

  • - 它还负责输送胃经的气血。在临床中,陷谷穴常用于治疗:- 感冒。- 胸膜炎。- 胃炎。- 肠炎。- 肾炎。- 下肢瘫痪。- 足部扭伤等。穴位配伍建议:- 治疗面部水肿时,配合列缺穴。- 治疗足背部水肿时,配合内庭穴和太冲穴。日常保健按摩:- 对于下肢浮肿、面部浮肿、水肿、足背疼痛等症状,陷谷...

  • 4、功效:输送胃经气血,清热解表,和胃行水,理气止痛。

  • 陷谷穴为足阳明胃经之输穴。位于人体足背的第2、3跖骨间,第2跖趾关节近端凹陷处。具 置如图:取穴方法:正坐垂足或仰卧位,第二跖骨间肌凹陷处。陷谷穴主治疾病:面肿,水肿等水液输布失常性疾病,足背肿痛,肠鸣,腹痛,盗汗等。输送胃经气血。临床应用:临床用于感冒,胸膜炎,胃炎,肠炎,肾炎。

  • 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刺激这一穴位,可以调和胃经气血,清热解表,促进胃的消化功能,同时有助于行水、理气止痛。因此,陷谷穴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治疗点,也体现了中医经络学说中“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理念。通过正确刺激和按摩陷谷穴,可以有效改善多种身体不适,维护身体健康。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