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艾灸养生,不同体质怎么灸?

我国民间有“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的说法,意思是指在冬季这个全年最冷的时段,若合理地养生进补调理身体,能对人的身体健康有较大帮助。其中,传统中医的“艾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冬季养生方法。那么冬季艾灸养生适合什么体质的人呢?

1、阴虚体质人群

这类人形多瘦小,面色多偏红或有颧红,常有灼热感,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多喜饮冷,唇红微干,冬寒易过,夏热难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数。

2、阳盛体质人群

凡强壮的,声高气粗的,好动的人,属于阳盛体质。此类人平素喜凉怕热,神旺气粗,口渴喜冷饮,尿黄便结,病则易发高热,脉洪数有力,舌红苔薄黄。本体质之人不易患病,一经患病,多为急性病、暴发病。故饮食方面多用滋阴、清淡之品;运动量也要大一些,让体内积蓄的阳气尽快散发出去。

3、久寒侵体的人群

艾灸疗法的产生,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所谓艾灸,就是燃烧的艾绒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带到人体的病痛之处,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艾灸具有调和阴阳、温经驱寒、温阳补气等治病养生功效。
诸如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等骨关节痛症;以及妇科痛经、宫寒;还有哮喘、慢性胃肠炎等因阴阳失调,久寒侵体引起的症状,在冬季艾灸,可以得到最佳的驱寒补阳之功。
女性在冬季做艾灸,可以增强抗寒能力,改善肤色,预防感冒和各种妇科疾病,经常做艾灸的女性会发现体质明显改善。所以对于女性而言做艾灸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养作用。
实际上,艾灸已不仅限于治疗疾病,大多数人将其作为一种养生保健方式,自己在家艾灸。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冷,热水袋、热水饼、暖宝宝这些都是来自体外热量,而艾灸却能增强自己的产热,手脚冰凉是表象,实质是人体气血亏虚所致,找到相应的穴位艾灸能祛湿除寒,对缓解手脚冰冷有帮助,起到暖身和增加免疫力的功效。

这个冬季怎么灸?

1、平素容易感冒(抵抗力低)

中医认为易患感冒、流感、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者,大多肺气不足,抵御外邪侵袭的功能失调,易被外邪而伤所致。古代医家认为“感冒乃万病之基”患了感冒,一方面说明机体的正气不足,另外一方面感冒致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在此基础上又易患其他疾病。
艾灸通过温热和艾绒的双重药理作用,刺激相关穴位,增强肺功能,提高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治疗或预防感冒多选风门、肺俞、大椎、合谷、足三里、檀中穴。
可早晚各灸1次,每次灸5-10分钟。特别是天气变化,易感冒的季节艾灸更有疗效。

2、手脚冰凉者
取穴:大椎穴、神阙穴、命门穴,足三里穴,涌泉穴这五个穴位。
施灸方法:可早晚各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

3、颈椎病
中医将颈椎病分为风寒痹阻、气滞血瘀和肝肾亏虚三种类型。艾灸疗法在治疗颈椎病时,以祛风散寒、通经活络、濡养肝肾、调和气血为治疗原则。采用艾条或艾灸贴灸疗时,以大椎、肩髃、曲池、足三里、绝骨为主穴,配以身柱、肾俞、肩井、天宗、阳池、中渚穴。

每次选4-6个穴位,每个穴位灸20-30分钟,每日灸1-2此,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中间休息3-5天。

4、虚寒性胃痛
采用艾灸疗法治疗胃痛时,将其分为寒凝气滞型和脾胃虚寒型进行灸治。

寒凝气滞型胃痛在使用艾灸疗法进行治疗时,以温胃散寒、行气止痛为治疗原则,取中脘、梁门、内关、足三里、公孙穴进行灸疗。

脾胃虚寒型胃痛在灸疗时,以温中散寒、健脾益气、和胃止痛为治疗原则,取脾俞、胃俞、中脘、神阙、足三里进行施灸。
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中间休息2-3天。

掌门师兄提示:平日里经常用艾条或者艾灸贴灸中脘、内关、足三里这三个穴位,可以起到防治胃脘痛的作用。

5、退行性膝关节炎
艾灸:灸内外膝眼、梁丘、血海、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阿是穴,重点内外膝眼灸的时间要久一点。整个患膝灸的时间在20~30分钟。

6、肩周炎
中医认为,肩周炎的产生大多是“气不足、营卫不固、风、寒、湿”之邪侵袭肩部经络,致使筋脉收引,气血运行不畅而成,或因外伤劳损,经脉滞涩所致。”

艾灸治疗肩周炎时,以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为主穴。
早期疼痛配以条口、阳陵泉;晚期活动受限配以手三里。

7、气虚疲劳者

取穴:命门、大椎,身柱,膏肓穴等
施灸方法:可早晚各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
2021-01-06
冬季艾灸养生的好处很多
冬至后,冬季也慢慢开始的最冷之时,此时,人体内的阴气达到最盛,阳气开始出现萌芽,因此,中医养生上讲冬至养生亦应适当补养阳气,而艾灸就是一种非常适合的养生方法。
1.调节阴阳
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用艾条施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可以滋阴又可以壮阳,正好可以将初生的阳气稳固下来,使阳气逐渐壮大的同时,又能不损阴气。

2.行气活血
气是人的生命动力,血为人的基本营养物质,气血充足,各大器官才能各值其职,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调理气血,改善女性面容无化,四肢不温等症状,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3.疏经通络
经络是气血运动的通道,路都给堵塞了,气血怎么能正常的运行,营养物质无 常输送到身体各处,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而艾灸可以帮助我们疏通经络,经络通了,排毒功能也会更好。

4.强身健体
中医认为,艾灸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功效,对女性朋友容易出现各种虚寒症状,如身体乏力、月经紊乱、关节酸痛、连续感冒等,均可有很好的调理作用,祛病强身,延年益寿。
冬季艾灸养生好处多 但这些人不宜施灸
1.过于疲劳者
2.过饥、过饱者
3.情绪波动大者
4.酒醉、大汗淋漓者
5.经期女性、以及怀孕妇女
6.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

7.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者
8.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
冬季艾灸养生好处多 这些体质适宜艾灸
阴虚体质:这类人多面色偏红或是颧红,常有灼热感,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多喜饮冷,唇红微干等,比起冬季,夏季更加煎熬。
阳盛体质:此类人平素喜凉怕热,神旺气粗,口渴喜冷饮,尿黄便结,病则易发高热,舌红苔薄黄。
很多人会认为阳虚或者阴虚的人不能艾灸的,而自己具体是怎样的体质也不太容易分辨,不管是怎样的体质,判断自己能否艾灸,可以在少拍一些艾条自己在灸一下就知道了,艾灸是绿色疗法,没有什么副作用的,最多也就是上火。注意在艾灸前后不要着凉,多喝些温水帮助排毒。
2021-01-14
不分体质乱进补危害有大。阳虚的人有哪些表现?气短、乏力的人又是哪种体质,针对不同体质要如何调理?
辩别体质“7字决窍”:冷,乏,水,痘,胖(肥),郁,增。
中医认为,每个人体内,都有一把熊熊燃烧的生命之火。也有一汪清澈见底的生命之泉,这里的火和汪泉,就分别叫做阳和阴。

寒性体质的人做艾灸,让你一个冬天不怕冷
每分钟脉博次数,大于90次--偏热体质;小于60次--偏寒体质;标准的脉博是72次左右。
寒性体质类型:冷(怕冷),乏(乏力)
寒性体质主要表现:分别是形寒,肢冷,背凉。
寒性体质里分两类为怕冷和乏力。
怕冷主要是身体内的阳气不足,是阳虚;乏力主要是身体体内的气不够了,是气虚。

寒性体质可能出现的疾病:
1.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特别脆弱,吃凉的难受,吃硬的消化不了。气温一降,胃就疼,拉肚子难受,是消化系统功能下降的表现。慢慢的慢性胃炎,胆囊炎,胆结石,溃疡就容易发生在寒性体质的人身上。
2.关节病:关节特别脆弱,容易有颈椎病,关节的疼痛,肿胀,变形,包括未来的全身运动功能丧失等都和寒性体质有关。早期是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来表现出来的。
3.免疫功能低下
4.赘生(增生,肿瘤,脂肪肝等)赘生就是身上老长一些身上不应该长的东西。比如乳腺增生,囊肿包块,子宫肌瘤,宫颈息肉,血管瘤,脂肪肝等。
寒性体质的人要平衡情绪,多运动。
运动可以改变体质。寒性体质适合运多于动。动为四肢的,运为内脏的气运。瑜伽比较适合。每天深呼吸也是不错的方法。相对于药膳,运动,良好的心境情绪情操所起的作用更大。
寒性体质人群保健,忌以下3点:
1,忌吃任何生冷,喝温热水;
2,少吹空调;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不要超过5度;
3,坚持艾灸,彻底改善寒凉体质。

保健灸法是自古以来的防病之术,对于肢体寒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艾灸以下穴位,帮助你温通经脉,改善虚寒体质:
一,涌泉穴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施灸方法:
可以在睡觉前(不要超过晚上10点),点燃艾条施灸。
二,足三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有“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
艾灸足三里是以温和灸为主,点燃艾条施灸,每穴施灸时间在20分钟。
三,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大椎穴位,用艾条施灸,每次施灸20分钟。以自己适应为度,可以逐渐延长施灸时间。
四,命门穴
补肾壮阳灸命门,命门是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生命的根本。
临床上,命门火衰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男子阳 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

点燃艾条施灸,每次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之间,热度以自己适应为度。
五,神阙穴
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主要用于治疗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点燃艾条施灸,每次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之间,可以在神阙上下移动艾灸,热度以自己适应为度。
五个穴位最好一次灸完,如果时间不够,可循环施灸,隔天再施灸余下的穴位,只要坚持艾灸一定能彻底解决寒凉体质。
2021-01-15
冬季艾灸养生,不同体质怎么灸?
冬至后,冬季也慢慢开始的最冷之时,此时,人体内的阴气达到最盛,阳气开始出现萌芽,因此,冬至养生亦应适当补养阳气,而艾灸就是一种非常适合的养生方法。那么艾灸有什么好处呢?

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用艾条施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可以滋阴又可以壮阳,正好可以将初生的阳气稳固下来,使阳气逐渐壮大的同时,又能不损阴气。
行气活血。气是人的生命动力,血为人的基本营养物质,气血充足,各大器官才能各值其职,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调理气血,改善女性面容无化,四肢不温等症状,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疏经通络。经络是气血运动的通道,路都给堵塞了,气血怎么能正常的运行,营养物质无 常输送到身体各处,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而艾灸可以帮助我们疏通经络,经络通了,排毒功能也会更好。
强身健体。中医认为,艾灸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功效,对女性朋友容易出现各种虚寒症状,如身体乏力、月经紊乱、关节酸痛、连续感冒等,均可有很好的调理作用,祛病强身,延年益寿。

冬季艾灸养生虽然好处多,但这些人不宜施灸:
过于疲劳者。
过饥、过饱者。
情绪波动大者。
酒醉、大汗淋漓者。
经期女性、以及怀孕妇女。
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
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者。
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

冬季艾灸养生虽然好处多,这些体质适宜艾灸:
阴虚体质:这类人多面色偏红或是颧红,常有灼热感,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多喜饮冷,唇红微干等,比起冬季,夏季更加煎熬。
阳盛体质:此类人平素喜凉怕热,神旺气粗,口渴喜冷饮,尿黄便结,病则易发高热,舌红苔薄黄。
2021-01-15
第1点,如果体内的这个湿气很重的话,那么艾灸的时候就应该注意穴位一定要选择排出湿气的地方,第2个点如果你的这个身体是营养不良的话,那么做艾灸的时候应该注意时间不要太长,第3点如果是肾脏比较虚弱的话,做艾灸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要艾灸的这个学位太多。2021-01-08
如果体内水分很重,那么艾灸时要注意穴位。如果你的身体营养不良,你应该注意在做艾灸时不要花太长时间2021-01-12
临床施灸应选择正确的 ,要求患者的 平正舒适,既有利于准确选定穴位,又有利于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顺利完成。2021-01-11
阴虚可以艾灸吗,请告知一下2022-04-08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8:38: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冬季艾灸时,应尽量减少身体的裸露面积。 例如,当我们在背部进行艾灸时,我们会向后佩戴开襟衫,以便可以遮盖大部分的手臂和肩膀;另外,在艾灸期间,除了艾灸的部位外,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应尽可能多地盖上被子。 艾灸结束后,立即穿上衣服,艾灸后两小时内不要在空气中受凉。 避免用冷水洗手,洗澡,...

  • 阳虚体质以胃脾肾三脏阳虚较为多见。艾灸时,可以选用任脉、督脉、背部膀胱经上的穴位,比如神阙、气海、关元、中极、大椎、肾俞等,灸之能温阳散寒,补充人体阳气。实热质 人体感受热邪或体内热盛(阳盛),导致阳气亢盛,阴液亏虚,机能活动亢进引起的证候。常表现为怕热喜凉、面红、目红、口渴,心...

  • 1、选择合适的环境 保证室内温度合适,不能太冷或太热,不然会影响艾灸的效果,还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过多。2、艾灸材料准备 选用优质的艾条,保证艾绒纯净无杂质。准备必要的工具,如艾灸盒、艾条夹等,方便固定艾条,调整艾条位置。3、确定背部穴位 了解背部的主要穴位,如大椎、命门、腰阳关等,...

  • 施灸方法 艾灸足三里是以温和灸为主,尽量不要发生灸疮。艾灸足三里,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每穴施灸时间在10-20分钟,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每穴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2 大椎穴 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

  • 艾灸属阳,配合灸火。 灸法是利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的烧灼,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透达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保健灸法是自古以来的防病之术,对于肢体寒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艾灸以下穴位,帮助你温通经脉...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