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附子的炮制方法

【药材来源】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zc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种:①盐附子: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②黑顺片: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切成约0.5cm的厚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到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③白附片: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约0.3cm的厚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至半干,以硫黄熏后晒干,习称“白附片”。
  【古代炮制方法】汉代始有火炮法(《玉函》)。晋代有炒炭(《肘后》)法。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用东流水并黑豆浸(《雷公》)的方法。唐代有蜜涂炙(《千金》)、纸裹煨(《理伤》)的方法。宋代有水浸(《圣惠方》);生姜煮(《博济》);姜汁淬、醋浸、以大小麦酿曲造醋浸(《证类》);烧灰存性、盐汤浸炒、黄连炒、姜汁煮(《总录》);黑豆煮、盐水浸后炮、醋淬(《三因》);童便浸后煨,作一窍人朱砂,湿面裹煨(《妇人》);童便煮(《痘疹方》);赤小豆煮、生姜米泔浸(《朱氏》);姜炒(《百问》)等炮制方法。明代增加了煮制,蜜水煮,巴豆煮,防风、盐、黑豆同炒(《普济方》);青盐炒、猪脂煎(《奇效》);童便浸后炮(《理例》);姜汁、盐、甘草、童便同煮(《纲目》);盐、姜汁煮、黄连、甘草、童便煮(《仁术》);童便浸(《禁方》);盐、米泔水煮(《准绳》);麸炒(《保元》);炒制、甘草汤浸炒(《景岳》);醋炙(《济阴》);童便,甘草汤煮(《必读》)等方法。清代又增加了单蒸(《握灵》),甘草、防风同煮后再用童便煮(《说约》),姜汁浸后煨(《大成》),甘草汤泡(《新编》),黄连甘草制(《逢原》),酒泡(《良朋》),童便、甘草汤煮(《必用》),甘草、甘遂、酒煮(《串雅外》),甘草汤煎(《霍乱》),甘草汤浸后煨(《增广》),盐腌(《问答》)等。此时其炮制方法已达40余种。
  【现代炮制方法】附片、黑顺片、白附片可直接入药。
  1.炮附片:取净河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灵活状态,加入净附片,不断翻炒,炒至鼓起并微变色,取出,筛去砂,摊晾。
  2.淡附片:取净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盐附子每100kg,用甘草5kg、黑豆10kg。2016-03-28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6:33: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生附子的炮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挑选附子时需洗净泥沙,去除外皮后切开,再放入甘草水中浸泡至透。之后用文火炒至微黄,摊放在泥地上过夜,以散去热毒。由于附子性质燥热,通过泥地吸收地气,可使其性质更加平和。2. 另一种方法是将生附子浸泡漂洗数天,期间多次换水。蒸制至中心无白心后晒干。再...

  • 在中药领域,附子的使用分为不同的炮制方法,以适应不同的药效需求。其中,最常见的形式有黑顺片和白附片,这两种附片直接用于医疗配方中。对于淡附片,其炮制过程更为细致。首先,选择盐附子并用清水进行多次浸泡,每天至少更换两次水,直到盐分完全去除。接着,将盐附子与甘草(每100公斤盐附子需用5公斤...

  • 生附子的炮制方法有多种,以下提供两种炮制方法:方法一:挑选出泥沙洗净的附子,将附子表面的黑皮刮干净,然后一横一竖切,把附子剖成四片。将剖好的附子放入甘草水中浸泡,让甘草水把整个附子泡透,再拿出来用慢火炒黄,然后摊在泥地上。在泥地上摊一个晚上,目的是让它出火毒。因为附子本身就是...

  • 一、用法用量:取3至6克为宜。通常炮制后使用,外用时取适量生品捣碎,熬制成膏状或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后敷于患处。二、炮制方法:1. 去除生白附子的杂质,确保药材纯净。2. 将净白附子按大小分开,放入清水中浸泡,每日更换2至3次水,以保持水质清洁。3. 浸泡数日后,若药材表面出现黏沫,需...

  • 烧炙附子:将清洁的附子放置在炭火上,通过持续炙烤,使其外表变成棕黑色。炮制时需要控制火候和时间,避免过热造成损伤。调整炮制时间:根据附子的大小、水分和含量,调整炮制时间,通常需数分钟至十数分钟不等。3. 冷却和保存 附子冷却:将炮制好的附子取下,让其自然冷却。保存方法:将炮制好的附子存放...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