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病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太阳病·六经病 5 阳明病·六经病 6 少阳病·六经病 7 太阴病·六经病 8 少阴病·六经病 9 厥阴病·六经病 10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六经病的穴位 2 治疗六经病的方剂 3 治疗六经病的中成药 4 六经病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六经病 1 拼音 liù jīng bìng
2 英文参考 diseases of six meridian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六经病为病名[1]。指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经病证[1]。《伤寒论》中把外感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证候,依据所侵犯的经络、脏腑病变部位,受邪轻重,邪正盛衰,划分为六经病证,以之分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指出各经的主要脉证、治法及其传变规律,进行辨证论治[1]。并对诊治杂病也有指导意义[1]。《伤寒论翼》卷上:“六经之为病,不是六经之伤寒,乃是六经分司诸病之提纲,非专为伤寒一症主法也。……夫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凡风寒温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六经分手足,为十二经[1]。古代有些医家,有伤寒传足不传手之说[1]。《类经·伤寒》:“周身上下脉络,惟足六经则尽之矣。手经无能遍也,且手经所至,足经无不至者,故但言足经,则其左右前后阴阳诸证,无不可按而得,而手经亦在其中。”
4 太阳病·六经病 太阳病为病名[2]。《伤寒论》六经病之一[2]。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2]。多由外感风寒所致[2]。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2]。《尚论篇》卷一:“太阳病之总脉总证,统中风伤寒为言也。太阳,膀胱经,乃六经之首,主皮肤而统营卫,所以为受病之始。”《伤寒指掌》卷一:“凡风寒初感,先入皮毛肌表,外症便有头痛,项强,身痛,腰痛,骨节烦疼,发热,恶寒,此皆太阳经之见症。如无汗而脉浮紧,此营卫俱强而表实也,用麻黄汤以发表,使营卫之邪,从皮毛而出,则诸症自除矣;如脉浮而弱,汗自出者,此营 *** 弱而表虚也,用桂枝汤以解肌,使营卫和,而邪自解矣。”《伤寒医诀串解·太阳篇》:“太阳为寒水之经,主一身之表。何谓太阳经证?曰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是也。……何谓太阳腑证?曰表邪不去,必人于里,膀胱为表中之里也,有蓄水、蓄血之辨。”
5 阳明病·六经病 阳明病为病名[3]。六经病之一[3]。《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泛指肠胃而言;实,是邪气实[3]。阳明病一般主里、热、实证[3]。辨证有经证、府证之分[3]。《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上》:“阳明则府病多于经病。以经邪不能久留,而府邪常聚而不行也……经病有传经、自受之不同,府病有宜下、宜清、宜温之各异。”阳明经证因无形的邪热盛于经,证见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洪大等[3]。治宜清热保津为主,常用白虎汤等方[3]。阳明府证是有形的燥实热结于腑,证见潮热、谵语、腹满痛、不大便、脉沉实等[3]。治当攻下燥实,清除热结,常用三承气汤等方[3]。阳明病由于里热外蒸,故不恶寒而反恶热,是阳明病的发热特征[3]。在治疗上,因阳热亢盛,津液容易耗伤,故清、下二法,为阳明病的重要治法[3]。

6 少阳病·六经病 少阳病为病名[4]。六经病之一[4]。由邪热在半表半里所致[4]。本病特征是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脉弦等[4]。《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又“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注解伤寒论》卷三:“邪因正虚,自表之里,而结于胁下,与正分争,作往来寒热。”《伤寒微旨论·伤寒源篇》:“少阳受之,少阳主胆,故胸胁痛而耳聋。”《伤寒辨证》卷四:“邪在半表半里,则恶寒且热,故令寒热往来。少阳之脉行于两胁,故令胁痛。其经属于胆,胆汁上溢,故口苦。”《张氏医通·诸伤门》:“若交少阳之经,则往来寒热,口苦胁痛,以其经居表里之半,邪欲入则寒,正与争则热,所以只宜和解,而有汗、下、利小便三禁。”本病多兼证[4]。若有太阳表证时可兼用汗法,如柴胡桂枝汤证;若有阳明里证时可兼用下法,如大柴胡汤证、柴胡加芒硝汤证等[4]。
7 太阴病·六经病 太阴病为病名[5]。《伤寒论》六经病之一[5]。多因三阳病传经入里,或寒邪直中,或内伤生冷所致[5]。其特征是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有腹痛等[5]。《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伤寒分经》卷三:“太阴为寒脏,其宜温之证为最多,非一方可尽,故曰,宜服四逆辈,则理中、真武、附子等汤,俱可随证用之矣。”《伤寒附翼·太阴方总论》:“其来由有三:有因表虚而风寒自外入者;有因下虚而寒湿自下上者;有因饮食生冷而寒邪由中发者。总不出于虚寒,法当温补以扶胃脘之阳,一理中而满痛吐利诸症悉平矣。”一说,太阴病有阴阳虚实之分[5]。《伤寒贯珠集》卷六:“然太阴为病,不特传经如是,即直中亦如是,且不特伤寒如是,即杂病亦如是,但有属阴属阳,为盛为虚之分耳。”《伤寒医诀串解》卷四:“太阴为湿土,纯阴之脏也,从阴化者多,从阳化者少。病人太阴,何谓太阴之邪从阴化?《伤寒论》云:腹满,吐食,自利,不渴,手足自温,时腹自痛是也,宜理中丸、汤主之,不愈宜四逆辈。病人太阴之邪从阳化,《伤寒论》云:发汗后不解,腹痛,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是也。”从阳化,即指太阴病转为阳明病[5]。
8 少阴病·六经病 少阴病为病名[6]。六经病之一[6]。多因邪传少阴,心肾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所致[6]。本病特征是脉微细,但欲寐,四肢逆冷,下利清谷,甚至汗出亡阳等[6]。《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注解伤寒论》卷六:“少阴为病,脉微细,为邪气传里深也。卫气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邪传少阴,则气行于阴而不行于阳,故但欲寐。”《伤寒指掌》卷二:“少阴证,仲景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病。此指正气之虚,非示邪气之实也。……引衣蜷卧,下利清谷,腹痛吐泻,是少阴虚寒见证。”治宜温经回阳,如四逆汤等方[6]。其病可从三阳病传变而致,亦有因寒邪直中少阴引起[6]。少阴病如见阴虚火旺,为热伤肾阴证[6]。《伤寒溯源集·少阴热证》:“热邪内郁而心烦不得卧,致手足两少阴俱受病也,以黄连阿胶汤主之者,所以泻心家之烦热,益肾脏之真阴也。”
9 厥阴病·六经病 厥阴病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7]。它是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所以常出现寒热错杂的证候[7]。主要有上热下寒与厥热胜复两类情况[7]。上热下寒者,症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利及吐蛔等,治宜清上温下[7]。厥热胜复者,可预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进,厥少热多为病退,故其治法当以扶阳抑阴为主[7]。阳虚寒厥,见脉微恶寒,手足厥冷者,治宜回阳救逆;血虚寒厥,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治宜养血和营、通阳散寒[7]。阳气内郁,以致手足厥逆,心下痞塞,胸胁苦满,或腹中痛,脉弦有力者,治宜疏肝泄热退厥[7]。
102022-10-21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1-08 03:04: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六经病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六个证候群。

  • 后人称=之=为“六经”。2.六经病,病名。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经病症。《伤寒论》把外感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证候,依据所侵犯的经络、脏腑病变部位,受邪轻重,邪正盛衰,辨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分为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

  • 六经原出于《黄帝内经.素问.热论》,张仲景的《伤寒论》也是以六经为辨别疾病的基础。分为阳三经,阴三经;先以伤寒外感为例,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由于身体正气盛与病邪抗争,便是三阳证;表现为热多寒少,三阴证为正气虚,不能与病邪抗争,表现为寒多热少,但也会出现热化...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