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低热的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治疗低热的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体温在37.3 38 之间为低热,持续4周以上者称长期低热。从病因分析,其中40%由感染性疾病引起,57%由非感染性疾病引起,3%原因不明。

清热解毒,是中医清热法之一。适用于瘟疫、温毒及多种热毒病证或疮疡疔毒的治法。症见高热烦扰、口燥咽干、便秘尿黄、或吐衄发斑,或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清热类中成药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宜于治疗热证。用痛肿疔毒等病证的治法。

乙肝清热解毒片

组方:虎杖、白花蛇舌草、北豆根、拳参、茵陈、白茅根、茜草、淫羊藿、甘草、土茯苓、蚕砂、野菊花、橘红。

适应症:清肝、利胆,解毒。用于肝胆湿热毒瘀内阻所致的肋痛,症见黄疸或无黄疸,发热或低热,口干苦或口粘臭,厌油腻,胃肠不适;急、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见上述症候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8 片,一日 3 次。

脾虚便泄者慎用或减量服用;忌烟、酒、油腻。

金英胶囊

组方:本品主要成分为金银花、关黄柏、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苍术、赤芍、延胡索(醋制)、丹参、皂角刺。

适应症:本品清热解毒,祛湿止带。用于慢性盆腔炎、中医辩证属湿热蕴结证,症见下腹、腰骶部胀痛不适,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伴低热起伏,神疲乏力,经前腹痛加重,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小便黄赤,舌苔黄腻。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4 粒,一日 3 次。疗程 4 周。

注意事项

1、延长疗程服药的安全性未见相关研究资料。

2、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未见相关研究资料。

3、过敏体质者慎用。

4、孕妇、哺乳期妇女忌服。

康妇消炎栓

组方:苦参、败酱草、紫花地丁、穿心莲、蒲公英、猪胆粉、紫草(新疆紫草)、芦荟。

适应症:清热解毒,利湿散结,杀虫止痒。用于湿热、湿毒所致的带下病、阴痒、阴蚀,症见下腹胀痛或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阴部瘙痒,或有低热,神疲乏力,便干或溏而不爽,小便黄;盆腔炎、附件炎、 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直肠给药,一次 1 粒,一日 1~2 次2022-05-29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5:56: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宝宝在低热期间如果出现嗜睡、精神不好,要及时的进行退热治疗。可以首先使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健儿清解液,对于缓解低热有很好的效果。导致低热的原因多是病毒或者支原体感染造成的。因此,可以首先使用一些抗支原体和抗病毒的药物来进行缓解,首选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或者红霉素颗粒,也可以选择利巴韦...

  • 成年人发低烧,若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烧,可以口服美愈伪麻胶囊、贝诺酯分散片、复方氨酚烷胺片等抗感冒药物,能够治疗和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烧症状。可以配合中成药,清开灵颗粒、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清热解毒药物。若伴有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明显消瘦等症状,考虑慢性阻消...

  • 中成药可作为辅助。除了西药外,一些中成药也对低热有辅助治疗作用。比如,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配合使用。病因治疗是关键。需要明确低热的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低热是由某种疾病引起的,如感染、肿瘤等,需要针对这些疾病进行相应治疗。因此,在用...

  • 第一、布洛芬混悬液或者是布洛芬颗粒,这是推荐可以用于儿童的退热药,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尤其是对儿童肾脏损伤的可能性小。第二、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或者是颗粒,亦可用于儿童的退热药,起效稍慢于布洛芬,但维持药效比布洛芬久。第三、中成药,其种类比较多,多数是清热解毒的药物,常见的有小儿豉翘、...

  • 感冒、发低烧通常是指上呼吸道感染,伴有体温≤38°C。因为感冒多半是病毒感染,发热温度不高,尽量不要用退热药,如果希望感冒的症状能尽快缓解,体温能尽快下降,建议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多喝水和汤,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可以选择清热解毒,缓解感冒、发烧、全身关节酸痛的中成药,如板蓝根颗粒、...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