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红脸烫低热求中药方

患者提到的面部发红,发烫的症状,中医上初步考虑肝阳上亢,阴虚内热而导致的。在治疗上主要是以平肝熄风,滋阴清热治疗为主。在治疗上建议用中药(龙骨、牡蛎、钩藤、桑叶、菊花、白芍、知母、生地、元参、麦冬、甘草)煎水进行治疗2015-01-25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7:51: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回答:患者提到的面部发红,发烫的症状,中医上初步考虑肝阳上亢,阴虚内热而导致的。在治疗上主要是以平肝熄风,滋阴清热治疗为主。在治疗上建议用中药(龙骨、牡蛎、钩藤、桑叶、菊花、白芍、知母、生地、元参、麦冬、甘草)煎水进行治疗

  • 1. 阴虚低热:大多在下午和夜晚发热,伴有盗汗、失眠、心烦、两颧潮红等症状。宜用养阴退热的治法,可用青蒿、鳖甲、地骨皮、银柴胡、生地黄、天冬、知母各12克煎水服;也可配用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左归丸等。2. 血虚低热:大多在下午发热,或稍有烦劳就觉头面手足烘热,伴有心悸、面色苍白、气短...

  • 中医中药积极调理 一般来说,对于阴虚内热型低热儿童的调理可选用沙参麦冬粥作为食疗方。选取沙参、麦冬各15克,加水煎汤,去楂取汁加入粳米50克,煮粥食用。对于讷呆少食、面色萎黄的气血两虚型低热儿童可选用黄芪首乌粥作为食疗方。选取黄芪、首乌各15克,加水煎汁,取汁去渣,加入粳米50克,煮粥食用...

  • 12.党参黄芪汤治长期低热 [配方] 党参、黄芪各30克白术、茯苓、木香、当归、白芍药 大枣、酸枣仁各12克,远志6克,甘草3克。 [制用法] 水煎服,日1剂。 [功效] 治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 13.四味鲜热汤治长期低热 [配方] 霜桑叶10克,牡丹皮12克,地骨皮10克,柴胡14克。 [制用法] 加水后用文火煎煮,分次饮用...

  • 桂枝汤是一剂源自《伤寒论》的经典中药方剂,属于解表剂中的辛温解表类别。主要成分包括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大枣3枚和甘草6克。其主要功效在于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适用于外感风寒导致的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等症状,以及病后、产后体弱或营卫不调引起的发热、自汗等症。该方适用于...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