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疼的时候的用针灸,针那几个穴位?

(1)针刺:腹痛取内关、支沟、中脘、关元、天枢、公孙、三阴交、阴谷;腹中切痛取公孙;积痛取气海、中脘、隐白。
(2)灸法:脐中痛,大便溏,灸神阙。2019-07-10
mcxzy 阅读 127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9:05: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针刺:腹痛取内关、支沟、中脘、关元、天枢、公孙、三阴交、阴谷;腹中切痛取公孙;积痛取气海、中脘、隐白。(2)灸法:脐中痛,大便溏,灸神阙。

  • 【答案】:A 题干描述的为胆绞痛的症状,胆绞痛的主穴、日月、期门、胆俞、肝俞、胆囊穴、阳陵泉”(A对)。阑尾穴、中脘、足三里可治疗阑尾炎(B错)。京门主治小便不利、水肿等水液代谢失调的病证,腹胀、肠鸣等胃肠疾病,腰痛、胁痛,不用于治疗胆绞痛(C错)。阑尾穴治疗阑尾炎,天枢用于治疗腹...

  • 针灸的疗法、流派较多,腹针也是针灸流派,是指腹部全息理论,人体任何部位在腹部都可以找到相应穴位点对应。所以腰痛在腹部有相应的腰痛点治疗,腹针治疗可能会选择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再加气旁穴,有腰腿痛的伴随症状时,还可以选择部分风湿点、下风湿点等。腹针的治疗因为疼痛比较小,不像背部腰痛针...

  • 兼有腹痛,拒按,热刺激后疼痛减轻,经血量少者加归来;兼有腹痛绵绵不休,喜揉喜按,量少,精神萎靡,乏力者加肾俞、太溪、脾俞。操作:针刺关元,宜用连续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下传导;寒凝血瘀者针后在小腹部穴位施加灸法。发作期每日治疗1~2次,间歇期可隔日1次,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治疗。针法:...

  • 委中穴具有分清降浊的功能,主治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等多种疾病。该穴在临床上常与大肠俞穴配伍治疗腰痛。在针灸治疗中,委中穴的刺灸方法为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治疗...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