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熬制多久可以喝 熬好的中药可以隔天喝吗

说到中药,一般都是医生写好药方,医师抓药取药,如果药程短,医院可以熬好,否则就需要自己回家熬制,那么熬中药一般需要多久呢?中药一般能放多久呢?
中药熬制多久可以喝 一般来说,熬中药时通常是先泡30分钟,浸泡的目的是因为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泡好后大火煮开后小火再煮20分钟,滋补中药的话,要半个小时到40分钟。正常情况下,多数中药都是饭后半小时服用,有少数的滋补类中药,可以空腹或睡前服用。
熬好的中药可以隔天喝吗 最好不要隔天喝。中药中含有蛋白质、糖类、淀粉、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各种酶、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煎煮时这些成分大部分溶解在汤液中,一般服用方法是将两次药液混合均匀后,再分数次在一日内服完,以确保药效前后一致。
如果隔夜服用,或存放过久再服用,药液中的酶便会因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而分解减效。不但药效降低,还会滋生细菌,维生素、氨基酸、糖类、淀粉等有效成分亦会被细菌分泌的酵素所发酵,引起水解,导致药液发馊变质。服用这种变质药,不但无治疗效果,而且还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凡服用自煎的中药汤剂者,宜当天煎煮当天服完,切忌放置过夜。
什么时候喝中药好 一般来说上午9时和下午3时左右,是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间”,为此此时服用中药最佳。
但不同药性的中药,讲究不同的服药时机。治疗虚症和肠胃病,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而治疗心肺病和其他一般疾病,则通常在饭后30分钟服用为佳,以避免药物对肠胃产生刺激,减少副作用的产生;助消化或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也应饭后服用;而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则宜饭前空腹服用。其中,通便药物如大黄、火麻仁等,宜在清晨或白天服用,避免在睡前或夜间服用;驱虫药也应在早上空腹服用,而安神药则应在睡前服用。
而且喝汤药不一定要“趁热”,中医理论认为,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放至30℃~37℃时再喝。
2022-07-19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0:35: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3. 温补药耐药性较强,熬制时间较长。例如,膏方的熬制可能需24-48小时,甚至更长,以确保药效和药性的充分发挥。4. 对于后下的药材,如薄荷、木香、香附、砂仁等,应在药煮好前约5分钟放入,以充分发挥其挥发性成分。5. 先煎的药材,如龙骨、牡蛎、穿山甲等较难熬的中药,需要提前熬制约半小...

  • 一切正常状况下中药材一般是水烧开后熬10到15分钟就可以。现阶段一副中药一般熬三次,第一次需要水烧开后熬10到15分钟上下,第二次和第三次,一般水开后熬十分钟就可以。可是临床医学上像一些有害的药品,如禄特科技等需要先煎三十分钟到一小时上下,进而做到除去附子的毒性。像一些补虚的药品如...

  • 中药熬制多久可以喝 一般来说,熬中药时通常是先泡30分钟,浸泡的目的是因为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

  • 对于一些重症调养的药物可以熬的时间比较长,开锅以后20分钟或者半个小时,还有一些药物需要先煎,石头类,像龙骨、牡蛎、石膏等。一些药物需要后下,比如薄荷,解表用的薄荷,一般在医生开方子的时候都会注明哪些药物先煎哪些药物后下。对有些有毒的药物尤其需要重视,比如附子,就需要先煎的时间更长。所...

  • 3. 慢性病药物:用于治疗如胃肠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药物。第一次用小火煮20分钟,第二次用小火煮15分钟。4. 补虚药:用于调养气虚、血虚、肾虚等虚证的药物。第一次煎制需30-40分钟,第二次煎制需20-30分钟。5. 根据药材特性决定熬煮时间:- 矿物类和壳类药材:质地坚硬,难以煎煮,应先...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