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口脉分候脏腑的六种方法有?

寸口脉诊病原理
(1)、寸口为脉之大会。寸口脉属手太阴肺经之脉,肺经起于中焦,胃为水谷之海,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亦属太阴,寸口脉可反映胃气的强弱。手太阴肺经为十二经脉之终始,脉气流注,会聚于气口(寸口为肺经之动脉),全身脏腑功能的盛衰,营卫气血的盈亏,均可从寸口脉象上反映出来。
(2)、寸口部脉气最明显。寸口部是手太阴肺经之“经穴”和“输穴”所在处,为其经气流注和经气渐旺,以至达到最旺盛的特殊反应点(所谓“脉会太渊”)。如上所述,手太阴肺经又是十二经脉之终始,其脉象变化最具有代表性
(3)、可反映宗气的盛衰。肺经起于中焦,与脾同属太阴,脉气相通,脾胃化生之水谷之气与肺吸入之清气汇聚胸中而为宗气,肺朝百脉又将其运行布散全身,其脉气变现于气口,故寸口脉动与宗气一致。
(4)、方便易行,便于诊察。位置比较固定,亦较表浅,解剖组织比较分明,是诊脉的理想部位。
可见,脉之源始于胃,输于脾,灌注于五脏六腑,经脏腑的作用后,从百脉朝会于肺,是以全身脏腑的病变能在肺经经气会聚之寸口处反映出来。正如《素问·五脏别论》所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现于气口。”《难经·一难》指出:“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生死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

寸口分候脏腑
(1)、历代文献所载寸口脉寸、关、尺分候脏腑。
文献寸关尺
左右左右左右
难经心肺肝脾肾肾
小肠大肠胆胃膀胱命门
脉经心肺肝脾肾肾
小肠大肠胆胃膀胱三焦
景岳
全书心肺肝脾肾肾小肠
心包络膻中胆胃膀胱大肠三焦命门
医宗
金鉴心肺肝脾肾肾
膻中胸中胆膈胃膀胱小肠大肠
(2)目前临床常用寸口三部分候脏腑。
原则:上竟上,下竟下。即寸脉(上)候机体上部,尺脉(下)候机体下部。以此划分,为:
寸 关 尺
左 心 肝胆 肾
膻中 膈 小腹(膀胱、小肠)
右 肺 脾胃 肾(命门)
胸中 小腹(大肠)2013-07-22
以寸、关、尺对应的顺序
左手心、肝、肾(肾阴)
右手肺、脾、门(命门、肾阳)2013-07-22
左寸候心,左关候肝胆,左关候肾
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右关候肾2013-07-22
6寸口脉定位-易演伤寒论脉诊+舌诊公开课

2020-12-30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1:36:2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右关候肾,大肠,腰。

  • 寸口诊法为中医主要脉诊法。寸口分为寸、关、尺三部,双手共计六部。历代医家遵循《黄帝内经》,认为双手的寸关尺与人体五脏对应:左手寸、关、尺对应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对应肺、脾、命门(肾)。学会寸口脉脏腑定位至关重要。寸、关、尺三部定位在手腕关节上。关位于骨突起处动脉附近,寸...

  • 考点:寸口分候脏腑:五脏比较一致,六腑有不同意见;左寸主心与膻中,右寸主肺与胸中,上以候上;左关主肝、胆与膈,右关主脾与胃,关主中焦;尺部候肾与小腹为尺主腹中。切脉指法布指:中指定关,三指平齐,疏密得当。运指:举、按、寻,总按、单诊,循法、推法。寸口"三部九候":寸关...

  • 气口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所在。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尺为阴而寸为阳,关是阴阳的中气所在。寸口位于鱼际处,关上位于太渊处,尺中位于经渠处。心与小肠对应左寸,肺与大肠对应右寸;肝胆对应左关,脾胃对应右关;肾与膀胱对应两尺。寸口脉与脏腑病变的候诊:《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提到,通过寸口脉...

  • 中医诊脉法中,常用的是一种名为独取寸口的方法。寸口脉对应的是桡骨动脉,其具体部位划分十分讲究。在桡骨小头处被称为关部,关部前方称为寸部,后方则是尺部。因此,两手的寸、关、尺三个部位共同构成了六部分,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在每个部位中,又分别存在浮、中、沉三个不同的脉候。这浮、...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