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究的经脉都有什么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联络、运输和传导的体系。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针灸临床治疗时的辨证归经,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等,无不以经络理论为依据。《灵枢·经别》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说明经络对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多少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各科的诊断与治疗,其与针灸学科关系尤为密切。

  经络学说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观察总结而逐步形成的。根据文献分析,其形成途径如下:①“针感”等传导的观察:针刺时产生酸、麻、重、胀等感应,这种感应常沿着一定路线向远部传导;②腧穴疗效的总结:主治范围相似的腧穴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路线上;③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某一脏器发生病变,在体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结节、皮疹、色泽改变等现象,也是发现经络系统的途径之一;④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古代医家通过解剖,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内脏的位置、形态及某些生理功能,观察到人体分布着很多管状和条索状结构,并与四肢联系,观察到某些脉管内血液流动的现象。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以及十五络脉和浮络、孙络等。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共8条。

  十二经别的分布规律: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另合于本经批脉,阴经的经别合于其表里的阳经经脉(合),由此将十二经别汇合成6组,称为(六合)。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从腘部分出,入早间肾与膀胱,上出于项,合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足厥阴经别从下肢分出,行地至毛际,入早间肝胆,上系于目,合于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从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頞,合于足阳明胃经;手太阳、手少阴强从腋部分出,入走心与小肠,上出目内眦,全于手及阳小肠经;手少阳、手厥阴经别从所属正经分出,进入胸中,入走三焦,上出耳后,合于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手太阴经别他别从所属正经分出,入走肺与大肠,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大肠经。
  十二经筋的分布规律:十二经筋均起于四肢末端,上行于头面胸腹部。每遇骨节部位则结于或聚于此,遇胸腹壁或入胸腹腔则散于或布于该部而成片,但与脏腑无属络关系。三阳经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三阴经筋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九页(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十二皮部的分布规律: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将皮肤病划分为十二个区域。

  十五络脉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以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旭经;脾之大络从在包分出以后散布于胸胁。此外,还有从络脉分出的浮行于浅表部位的浮络和细小的孙络,遍及全身,难以计数。2007-02-18
mcxzy 阅读 36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9:29: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4. 奇经共有八条,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和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它们主要起到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5.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分出的支路,它们加强了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并伸展到正经未覆盖的区域,以补充正经的不足。6. 络脉是经脉分出...

  • 奇经八脉,是人体中一组特殊的经脉,它们别道奇行,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矫脉和阳矫脉。其中,任脉和督脉因拥有自己所属的腧穴,与十二经脉共同构成了“十四经”的体系。经脉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这些经脉被分为正经和奇经两大类。正经共有十二条...

  • 具体来说,十二经脉包括胆经、肝经、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以及三焦经。这些经脉在人体中分布广泛,不仅连接着人体的主要器官,还与身体的各个部位紧密相连,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理功能。胆经作为十二经脉之一,与胆脏相连,负责调节情绪和消化系统。肝经与肝脏相连,...

  • 中医理论中,十二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每个经脉都与特定的器官或系统相关联。具体而言,手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这些经脉从胸腔延伸至手指,负责调节呼吸和心脏功能。手三阳经则包括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它们从手臂延伸至头部,与消化和感觉功能...

  • 经脉是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具体解释如下:分类:正经:有十二条,包括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为“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包括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为“奇经八脉”,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