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系统的分类与组成是什么?

经络系统包括经、络二脉,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中的督、任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它与经穴按摩治疗疾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十二经脉十二经脉是经络的主体部分,所以又称为十二正经。十二经脉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互为表里;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互为表里;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互为表里;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互为表里;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互为表里;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临床按摩治疗中,要取疾病所在经络和互为表里的经脉上的穴位进行按摩经穴治疗。
十二经脉的命名,是根据经脉起止点所在手或足而分为手、足;根据经脉循行四肢内侧为阴经,外侧为阳经,以及经脉所属的内脏,分为阴阳、脏腑,其中阴阳又分为三阴三阳,即太阴、少阴、厥阴和太阳、少阳、阳明。因此,十二经脉的全称,是由手或足、阴和阳、脏或腑组成。例如,由胸至手,循行于上肢内侧,属于肺的经脉,称为手太阴肺经。阴阳可用以说明经脉之相互表里,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例如,肺与大肠是互为表里的脏腑,而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是互为表里的经脉,肺经行于上肢的内侧,是阴经;大肠经行于上肢的外侧,是阳经。肺经则归属肺脏,并以经脉分支与其互为表里的大肠(腑)相联络,简称为“属肺络大肠”。而大肠经则归属于大肠,并借助于经脉分支与肺经相联络,简称为“属大肠络肺”。十二经脉皆有这种“属脏络腑”,或“属腑络脏”的关系。
十二经脉的三阴三阳,还包涵阴阳之气的盛衰程度。阳气(阴气)初生叫少阳(少阴),阳气(阴气)旺盛叫太阳(太阴),介于少阴、太阴两阴之间的叫厥阴,阳气最旺盛的叫阳明。三阴三阳的表里匹配关系是,阳明与太阴互为表里,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互为表里。
三阳经分布于肢体的外侧,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居中。三阴经分布于肢体的内侧,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居中。
综上所述,十二经脉中的足三阴经、手三阴经在体内皆有属脏络腑的关系,而足三阳和手三阳经在体内皆属腑络脏。此外,十二经脉在四肢的肘膝以下和头面部又都有相连的分支或通过络脉相通,而形成一个密布于周身的网络体系。中医的“脏”是指五脏(心、肺、脾、肝、肾),“腑”是指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2)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沟通和连接十二经脉的较大的支脉,共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和阳维脉八条。因为其循行路径与十二经脉不同,并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故称奇经八脉。
(3)十五络脉十五络脉是从经脉分出来的斜行的支脉,即十二络脉(每条经都有一条络脉)加上任、督二脉的络脉和脾的一条大络,共十五条,它是所有络脉的主体。
2019-04-10
中医超级宝典-针灸学01-经络系统的组成:经脉:十二经脉等;络脉:十五络脉

2020-12-29
mcxzy 阅读 39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9:29: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人体经络系统由十二条主要经脉组成,这些经脉通常被称为“十二经”或“十二正经”。2. 十二经脉可以分为四组,每组各有其特定的功能和分布:- 手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主要负责肺部和上肢的气血运行。- 手三阳经:包括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 经络系统主要由经脉和络脉两部分组成。经脉,是经络体系的核心,分为多种类型:十二经别负责深入脏腑,十二经筋则附着在骨骼肌上,十二皮部分布在体表,十二经脉是全身主要的经络,而奇经八脉则有独特的循行路径,不直接隶属于十二经脉。络脉则在经脉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包括十五络脉,它们从经脉分支出来,...

  • 经络系统包括经、络二脉,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中的督、任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它与经穴按摩治疗疾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1)十二经脉十二经脉是经络的主体部分,所以又称为十二正经。十二经脉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互为表里;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互为表里;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互为表...

  • 1. 经络的组成 经络主要由经脉和络脉两大系统构成。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它们纵贯全身,具有一定的循行路径。络脉则是经脉的分支,包括别络、浮络、孙络等,它们错综复杂,遍布全身,形成网络状结构。2. 经络的功能 运行气血: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络的传输和调节作用...

  • 人体的经络系统由十二条主要经脉组成,这些经脉通常被称为“十二经”或“十二正经”。它们按照功能和分布可以分为四组: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主要负责肺部和上肢的气血运行;手少阴心经,关联心脏和上肢的内脏;手厥阴心包经,滋养心脏和调节血脉。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主要作用是排泄和润泽肌肤;手...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