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谷穴,人体的万能保健穴位

#头号周刊#

合谷穴,出自《灵枢·本输》,别名虎口、合骨,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太平圣惠方》有言:“手大指两骨罅间宛宛中。”其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拇指和食指相交的虎口,和两山之间相合处的山谷相似,因此得名。有一句话特别契合,合谷穴,合谷,开则如谷,合则如山也。

《针灸甲乙经》言:合谷在于大指次指间。而《备急千金要方》有言:在手大指虎口两骨间陷者中是。《千金翼方》则言:在虎门后纵纹头,立指取之宛宛中。总而言之,其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又有简易取穴法,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一、二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即是。

合谷穴,又被人称为“万能穴”,其主治病症非常之多,从小儿疾病到老年相关疾病多有涉及。古籍《针灸大成》言:伤寒大渴,脉浮在表发热恶寒,头痛脊强,无汗,寒热疟,鼻衄不止热病汗不出,目视不明,生白翳,下齿龋耳聋,面肿,唇口不收,瘖不能言,口噤不开,偏风,风疹,痂疥,偏正头痛,腰脊内引痛,小儿单乳蛾,合谷主之。《普济方》则言:腰脊内引痛不得屈伸,近上痛者。引《全婴方》云:卒中风毒,如口眼歪斜,语言不得,合谷主之。老一辈传下来的,腹痛按压合谷也确有疗效,自小,腹痛的时候 ,自行按压双侧合谷穴,一般腹痛2-3分钟可自行缓解,牙痛也同样有效。还有一种说法,合谷还是一个急救穴,常配合人中穴一起使用,如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导致晕厥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合谷及人中穴,持续2~3分钟,晕厥一般可缓解。不信者,可自行尝试。现代研究表明,合谷穴,对头痛、身体发热、头晕、目赤肿痛、咽喉肿痛、耳聋、小儿惊风、抽搐、癫痫、皮肤瘙痒、疔疮、丹毒、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肩膀手臂疼痛等相关病症均有不错的疗效。《四总穴歌》也有言: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可以说合谷治疗头面部疾病是很有效果的。曾几何时,合谷穴还是针刺麻醉的要穴,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下针刺麻醉。

本穴保健方法:

第一、针刺法直刺0.5~1.0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肘、肩、面部;或深刺2.0~3.0寸,透劳宫或后溪时,出现手掌酸麻并向指端放散。切记,孕妇禁针。如《医学入门》所言:妇人通经下胎。

第二、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艾柱灸可选用回旋灸,艾灸至局部皮肤发红,有温热感,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2022-08-03
mcxzy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4-18 15:58: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止痛大穴 合谷穴能够有效止痛,几乎涵盖所有痛症,通过艾灸或按压,可以快速缓解疼痛。针对头痛、牙痛、痛经等常见痛症,合谷穴都能发挥积极作用。2. 肠胃神药 合谷穴为大肠经原穴,能调节胃肠功能,对于胃痛、呕吐、便秘、腹泻等问题,通过按摩或艾灸合谷穴,可以达到和胃降气、调中止痛、通腑泻热...

  • 合谷穴,出自《灵枢·本输》,别名虎口、合骨,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太平圣惠方》有言:“手大指两骨罅间宛宛中。”其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拇指和食指相交的虎口,和两山之间相合处的山谷相似,因此得名。有一句话特别契合,合谷穴,合谷,开则如谷,合则如山也。《针灸...

  • 由于合谷穴是大肠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大肠经从食指经过手、臂、肩、颈,一直到头面部。“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因此这些部位的疼痛不适都可以通过合谷穴来缓解。大肠经又为多血多气之经,所以 *** 大肠经的原穴合谷穴,还可以行气活血,有效治疗行经疼痛,有痛经烦恼的女士不妨试试。2、五官科...

  • 1. 合谷穴,又称为“万能穴”,是人体众多穴位中的一个,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2. 合谷穴的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3. 合谷穴有六大神奇功效,包括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等。4. 合谷穴可以应对各种疾病,如头痛、发热、咳嗽、喉咙痛、便秘、腹泻、胃痛等。5. ...

  • 在中医里虎口穴就是合谷穴的位置,虎口穴作用广泛,在中医里称为万能穴。对面部的急性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咽喉肿痛的患者按压虎口穴,多能紧急止痛。按压时用另一手拇指尖点按合谷穴,合谷穴在第二掌骨背面桡侧缘的中点,按压时向掌骨方向施力,致局部有酸胀感即可,每次按压3-5分钟。临床上合谷...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