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看病流行把脉,那么是如何通过把脉诊断一个人有喜的?

女性怀孕之后生理状态也会发生改变,而怀孕的脉象摸上去跳动频率会非常快,也非常有利,就如珠落玉盘滚动一样,但正常人不会有这样的现象,所以大夫就能够判断出喜脉。此外,古代医生看病把脉只是辅助作用,望闻问切才是最主要的诊断依据。古人通过长期的积累,把关于怀孕的细微症状都记录在一梳理,把脉以后,再加上对病人的询问和观察,自然就能够整出喜脉了。在以前有限的条件下,脉诊无疑是古人最为准确的一种诊断病情的方式。
2019-12-18
凡喜脉要有三个月以上才有迹象,喜脉的脉象是滑脉,就是手指摸上去和滚珠子一样,脉短而圆滑,一呼一吸是六至。比正常脉快二至。2019-10-24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1:32: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3. 尽管把脉是古代医生诊断病情的一种手段,但它通常是望、闻、问、切四诊法中的辅助工具。4. 古代医生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将怀孕相关的细微症状记录下来,形成系统的诊断指南。5. 在把脉的基础上,结合对病人的询问和观察,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是否怀孕。6. 在古代医疗条件下,脉诊是一种相对准确...

  • 此外,古代医生看病把脉只是辅助作用,望闻问切才是最主要的诊断依据。古人通过长期的积累,把关于怀孕的细微症状都记录在一梳理,把脉以后,再加上对病人的询问和观察,自然就能够整出喜脉了。在以前有限的条件下,脉诊无疑是古人最为准确的一种诊断病情的方式。

  • 1. 古代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璧来诊断疾病,其中“切”即把脉,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2. 在判断女性是否怀孕方面,医生会仔细观察手腕处的脉象变化。他们认为,怀孕女性的脉象会有特定的跳动速度和节奏。3. 传统电视剧如《甄嬛传》中,展示了医生通过把脉来判断妃子们是否怀孕的情节。剧...

  • 中医诊脉,通过手指在患者手腕脉搏处感知脉象,分为寸、关、尺三部,医生则运用轻、中、重三种力量,以此辨别脉象的不同。中医脉诊源远流长,早在扁鹊时代便已采用,古代《内经》中记载了21种脉象,经过历代发展,现已记录30余种。历代医家高度重视脉诊,将其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用来识别病因、分析...

  • 中医的脉诊方法多样,其中“三部九候法”是最具代表性的之一。这种方法通过按切全身的动脉,以体察经络气血的运行情况,从而推断疾病的脉象。在实际操作中,切脉部位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每部又细分为天、地、人三候,合计九候。上部的切脉部位包括头部的两额动脉、耳前动脉和两颊动脉;中部包括手部...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