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必学经络学

日前我写了一篇文章《自学中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亲戚朋友和有些读者看了此文,萌发了想学中医的念头。问我从何学起?

中医世代相传,魅力无穷。中医可以用几片生姜加红枣、葱白治好风寒感冒,可以用一根针让垂死的病人焕发生机。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竹罐(拔罐),一根艾条(艾灸),一个搪瓷汤勺(刮痧),到了中医手里都会发挥出不可思议的作用。这就是中医的神奇之处,也是中医的强大所在。

但是中医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内容浩瀚。要想自学中医,从哪里入手,这的的确确是个问题。

有人从《易经》入手,因为医易同源。

有人从《神农本草经》入手,先搞清楚中药材的四气五味和功效。

有人从《中医基础理论》入手。先搞清楚中医的阴阳五行,藏象、六经、五运六气等基础理论。

有人从背诵汤头歌入手,先学习方剂学。

有人从《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入手,因为《黄帝内经》是中医群经之首,《伤寒杂病论》是群方之首。比如朱丹溪就是这样入手自学中医的。

有人直接从《医宗金鉴》入手,根据里面的经典名方,按图索骥给自己和家人治病。比如化学家李宁先就是这样。他通过学习《医宗金鉴》治好了自己的危重症:心脏病和夫人的甲状腺癌和夫妻俩的多种慢性病,以及亲戚朋友的疑难杂症。

还有人从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入手。比如倍受周总理青睐的名中医岳美中就是这样。

岳美中生于1900年,25岁时他是一个小学教员。此时的他因得肺结核咯血遍求名医不治,名医们都异口同声让他回家等死 。他不想坐以待毙,就自己学医自救。靠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好了肺病,从此爱上了中医。后来还兼任、承担了包括 、周恩来、叶剑英等在内的中央领导人的医疗保健任务。还曾几次被周总理指派出国为外国元首治病。

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无论从哪个门进去,只要肯努力,终能到达中医学的殿堂之上。

但是根据我本人的经验,自学中医应该先从经络学入手,可以事半功倍。

三十多年前我也是从中医基础理论入手的,学得晕晕乎乎,懵懵懂懂的。后来又从方剂学和中药学入手,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习《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也是云里雾里的,感觉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举步维艰,进度缓慢。

最后悉心研究了经络学以后,再重新去看《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一下就有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感觉。把之前二十年所学的各种中医知识一下就串联起来、融会贯通起来了。

中医界有一句话:“不懂十二经络,张口动手便错。”经络学是中医学基础理论里面的基础。中医治病靠经络,中药也讲归经,哪种药物入哪条经络。拔罐、刮痧、艾灸、针灸、点穴、穴位敷贴无不用到经络。

人体经络分为十二条正经和奇经八脉。

十二条经络,人身左右对称之脉,内连脏腑。包括胆经、肝经、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之外的重要经脉,在经络系统中发挥着统率、联系、调节等作用。

其功能有: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从经络学入手自学中医,可以事半功倍。否则《黄帝内经》和《伤寒论》这些经典名著根本不可能完全看懂和理解。

搞清楚经络的表里关系,才能明白经络不是孤立存在的。

比如明白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原理,那么治疗痔疮必治其肺。

中医经络有子午流注学说。比如营气4.00出于肺,至2.00归于肝。所以人早上四点要翻个身,呻吟一声。12.00至心,所以午时勿开玩笑打人,正午时出手打人易伤人。16.00至膀胱,不尿者此时多来尿……

把经络运行的规律完全掌握,搞清楚经络之间的关系。这样自学中医才能事半功倍。

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够对有志自学中医的读者有所帮助。

我的人生终极目标就是弘扬中医,传承中医。多一个人热爱中医,多一个人学习中医,那么振兴中医文化、弘扬中医文化、传承中医文化就多一份力量!

让我们一起来做中医文化的传承人!读者朋友们,加油!2022-07-25
mcxzy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4-11-15 20:29: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自学经络知识虽然困难些,但是只要你有大量的时间和浓厚的兴趣仍然是可以学好的,这里我给你这么几点建议:一、首先弄懂什么是经络(经络是协助气血正常运行的微观通道);二、每一条经络的作用( 肺经——容易感冒保肺经;大肠经——人要无病,肠要干净;胃经——求气生必求胃...

  • 先了解经络循行路线(起於....止於),并记得它们的特定穴,再以肥皂或...练习下针. 

  • 先买本《针灸学》最好是高校教材,因为这样错误比较少。建议最好先别看私人撰写的经络书,穴位错误很多。然后先了解经络的走向,基本掌握后,再背诵穴位歌,一般网上能搜得到。但是要和针灸书对照再记,因为穴位名错误的很多。这些熟记这些东西估计得一到两月,然后再了解经络的...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