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太黄的作用与禁忌

  估计说的中药大黄吧。

  中药大黄的作用

  大黄,别名川军,将军,一味中药。其味苦、性寒,入胃、大肠、肝经。我国历代中医对大黄都很重视,将它与人参、附子、熟地一起称作“四大金刚”,推为“药中张飞”。大黄主要功能是泻热毒、破淤血、荡积滞、利胆退黄,对火眼赤痛、湿热黄疸、食积、泻痢、实热便秘、吐血、衄血、血淤闭经等多种病症有较好疗效。临床上,用其止血宜炒炭,通便宜后下。不过,由于其通下苦寒之性猛,妇女胎前产后及身体虚弱者应慎用。

  从宫廷医寨、医家著作到民间单方,从配伍内服到炮制外用,大黄都以其泻热通便,止痛、破积行淤的功效被医家和病患所称道,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洗刘、膏剂等。除此之外,大黄茶、大黄酒等也是养生保健之佳品。

  中药大黄的服用禁忌

  一般人每次1~5克比较适宜;脾胃虚弱、虚寒等病症患者忌服;不能超量服用,更不可长期服用。

  用该品泻下通便,煎服时应后下,或用沸开水泡汁,否则药效会减弱。

  服用大黄后,其色素会从小便或汗腺中排泄,故小便、汗液可以出现黄色。此外,哺乳妇女服用后,婴儿吮食乳汁,可能引起腹泻,因此授乳妇女不宜服用。由于该品又能活血行瘀,故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间也必须慎用。2016-01-07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9:08: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药大黄的服用禁忌 一般人每次1~5克比较适宜;脾胃虚弱、虚寒等病症患者忌服;不能超量服用,更不可长期服用。用该品泻下通便,煎服时应后下,或用沸开水泡汁,否则药效会减弱。服用大黄后,其色素会从小便或汗腺中排泄,故小便、汗液可以出现黄色。此外,哺乳妇女服用后,婴儿吮食乳汁,可能引起腹泻...

  • 1、黄精是气阴双补之药,对症脾胃不湿寒。反之,若脾胃湿寒,服用黄精会加重脾胃的虚寒,因此胃寒的人尽量别吃黄精。2、黄精性滋补且油腻,大量服用易导致身体出现湿邪淤积。如果咳嗽痰多、脾虚有湿、中寒泄泻者,不要服用黄精。

  • 中药大黄服用禁忌事项 1、不能大量服用 虽然大黄服用后有缓解的作用,但如果不科学服用,可能导致继发性便秘,这是因为大黄含有一定的泻药成分,这些物质也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如果只服用一点点,不会导致;但是如果大剂量服用,也可能导致体内继发性便秘。如果你想在这个时候保持健康,就必须多运动,多喝水...

  • 中药大黄在中医药的使用上很重要,是常用的攻主泻下的药物,功效主要是攻主泄下、消痈、消瘀、活血化瘀。病人在大便比较迟的情况下,特别是阳明实证的情况下,可以用大黄。但是这个药物作用比较骏猛,临床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1、不要在病人身体虚弱的情况下使用该药;2、不是热结比较重的情况下,也...

  • 1、大黄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很突出的。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2、大黄主要功能是泻热毒、破淤血、荡积滞、利...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