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宫廷禁艾灸

据分析其中有二个原因,一是,艾灸疗法来自民间,宫廷认为其出身低贱,不耻使用;其二也是最大的原因,是封建王朝以皇帝都是龙的化身,认为艾灸疗法灼伤其高贵的身体为大不敬,故大大打压了灸法的发展。反而前几个朝代(战国,三国,晋,唐,宋,明),灸法都是受到很大的重视的。2014-09-20
道光帝在其继位第二年(1822年),一反历代于太医院中设针灸为专科之沿习已久的常例,以及历代君主等权贵受惠于针灸之明证,下令云:“针灸一法,由来已久,然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太医院针灸一科,着永远停止”。
清代道光皇帝在位的第二年(公元1822年),突然下令在太医院废除针灸科,至于原因却始终是一个谜题。然由于周左宇家祖上曾做过道光帝的御医,对于此事缘由在周家便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据“台北易经学会针灸班上课录音档案”中记录,周左宇先生曾于授课时述说,当年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才使得道光帝突然下令太医院禁止针灸。
以下是周左宇先生于课中口述的文字:“当年道光皇帝在午门骑马摔下来不能动弹,屁股痛得不得了,腿不能动。当时的一位针灸师给道光皇帝扎了一针环跳穴,一针下去,道光皇帝就吃不消了,认为该针灸师想行刺,下令将其杀了。
因环跳穴一针下去效果直接感觉电到脚心,当时太医院提点被叫去面圣,便请问道光帝:“万岁,这是怎么了?”道光皇帝就说:“他想杀我,让我脚底下都麻了。”太医院负责人则说:“启禀万岁,这一针就是这样子的,他怎么可能会行刺呢。”道光帝说:“是这样哦,这种针以后不能用哦!这受得了吗?病人受得了吗?不准用!”随后便下令从太医院废除针灸科。
在宋代的时候,从皇帝到王公大臣,到底层的老百姓,都使用艾灸的。
2019-05-01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4:05: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据分析其中有二个原因,一是,艾灸疗法来自民间,宫廷认为其出身低贱,不耻使用;其二也是最大的原因,是封建王朝以皇帝都是龙的化身,认为艾灸疗法灼伤其高贵的身体为大不敬,故大大打压了灸法的发展。反而前几个朝代(战国,三国,晋,唐,宋,明),灸法都是受到很大的重视的。

  • 艾灸法的发明来源于北方。在医学专著中,最早见于《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凛冽,其民乐野处而觅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故灸炳.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应用,同寒冷的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春秋战国时期,以艾灸治病就已经很流行。而宫廷艾灸...

  • 它不足,疾病是悲惨的。艾灸方法也对这种类型的病症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例如子宫,胃,肛门,肛门,大气等。身体中的高级人士,如果胃病等症状,可以艾灸,中外,奇海等点有助于缓解症状。青春瘀屏:辉是指停止,包括气体回收,血瘀,痰等,影响经络的运作。艾灸可以作为纹身,疏浚经络的作用。中医说“它...

  • 在美女如云、争奇斗艳的皇宫后院,窦材做的最多得就是实现妃嫔们“越来越美丽”的愿望。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窦材发明了一种以其名字命名的独特灸疗方法——窦材灸,窦材专门选取了“关元”“左命关”两穴以达到滋阴壮阳、益气补血、悦颜泽容的效果。        关元穴归...

  • 三伏天艾灸的四大好处 冬病夏治 中国有一句传统俗语叫“冬病夏治”,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三伏天的时候气候炎热,此时身体内的阳气大盛,如果此时使用特制艾草对穴位进行局部热刺激,可以扶阳驱寒、去除冬病,例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等疾病。 消暑排...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