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能用什么方法治好吗?用针灸的方法可以吗?

足跟痛的主要症状为足跟部的局部疼痛及明显压痛,有时局部红肿,站立、行走时疼痛加剧,因此不能久站及远行。中医认为,足跟痛是由于足跟部长期反复摩擦、急性弹跳或长途跋涉损伤、风湿之邪外侵、久病卧床或年老体弱肝肾不足等所致,宜活血化瘀、祛风利湿为主,兼以补肝益肾。
  
  仙人掌方
  
  
  取仙人掌适量,将仙人掌两面毛刺用刀刮净,剖开一面敷于足跟疼痛部位,外用纱布绷带固定,12小时后换另半片,或将仙人掌切成大小适宜的片状放于鞋跟处,以便穿上鞋后正对疼痛点。贴敷2天,休息半天,连用
2-4周。
  功效:消炎软坚,活血止痛。
  
  白芷川芎末
  
  取白芷、川芎各90克。将白芷、川芎用酒浸泡3天,滤出烘干,研末。用时各取15克药末放入薄布袋内,再将药袋放入鞋里,直接与痛处接触。隔日换药
1次,10天为1疗程。
  功效:活血消肿,散湿止痛。
  
  垂柳叶敷剂
  
  鲜垂柳叶1把,杏仁3粒,枯矾6克。上药共捣烂外敷患处,外用芙蓉叶覆盖,再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1次,连用
5~9次。
  功效:清化湿热,化瘀祛腐。
  
  姜黄五药膏
  
  姜黄12克,赤芍12克,穿山甲6克,栀子12克,白芷12克。上药研细,加少量冰片用醋调成膏状敷于患处,外用塑料薄膜包扎固定,夜敷日除,药干加醋。每料连敷3夜,1个月为1疗程。
  功效:行气破瘀,通经止痛。
  
  川没膏
  
  川芎15~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透骨草15克,血竭
10克。上药共研细末,以醋、酒
(比例3:1)调和成膏状,涂敷于患处,外用敷料包扎。5-7日换药1次。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软坚祛瘀。
  
  威灵仙川乌马钱方
  
  威灵仙50克,生川乌100克,马钱子10克。威灵仙加水、醋各500毫升,浸泡30分钟,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煎煮20分钟,倒入盆内,取1块约1厘米厚的木板盖在药盆上,中间开一恰能放下足跟部的洞,放在洞口处熏蒸,不烫时浸泡。每日2次,
10天为1疗程。生川乌、马钱子共研细末,分3包。每日1包,用
50%的酒精调成糊状,熏洗后敷贴于患处。24小时更换1次(熏洗时取下),连用3天。
  功效:通行经络,祛风除湿,散结止痛。
  
  川芎糊剂
  
  将川芎适量研粉过筛,用醋拌成稀糊状,密封储罐备用。按足跟大小缝制小布袋,装入适量调好的糊剂,放在足跟上,暖水袋中装入32℃左右温水,将足跟置于其上,每晚治疗20~40分钟。川芎粉热敷后可再入醋供第2次复用,第3次则换新药。每10天为1疗程,可连续使用3个疗程,治疗期间可配合热水烫脚。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软坚散结。2019-07-17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0:53: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足跟痛的治疗方式如下:1、早期急性的足跟痛,采用药物治疗,如口服消炎镇痛药,非甾体类的消炎镇痛药。2、稳定期,即慢性的足跟痛,一种采用局部的封闭治疗法,另一种采用针刀的治疗。如足部局部做针刀的松解,由于脊柱的平衡紊乱造成的足跟痛,则脊柱的病变部位做松解。同时配合物理治疗,解决局部的炎症...

  • 足跟痛可采用针灸治疗,针灸治疗足跟痛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方法包括小针刀、火针、温针灸,以及中药穴位贴敷。小针刀治疗可以松解粘连、疏通经络、缓解疼痛。松解位置主要为足底筋膜在足根的附着点,此位置常有组织钙化。使用小针刀或针灸治疗足跟痛,还可以借助肌骨超声,提高小针刀或针灸治疗的精准性与安全性...

  • 如果是跖筋膜炎导致的,可以给予局部的理疗,外敷活血药物,同时配合针刺、针灸、艾灸等治疗,还可以做足浴熏洗,每天至少30分钟以上。如果是跟骨骨质增生所导致的跟骨刺,给予口服的抗骨质增生药物,同时还可以配合小针刀治疗、局部封闭等,建议穿软底的鞋垫,减少活动,避免局部着凉。

  • 两种足跟痛都可以采用针灸治疗,但是方法不一样。如果肾虚导致的足跟痛,是用中医的补法扎腰上的穴位,因为腰为肾之府,再扎局部的足跟上的穴位。而骨质增生导致的足跟痛跟骨刺导致的足跟痛,主要扎局部痛点和仆参穴、昆仑穴就可以完全治愈。两种足跟痛的鉴别方法,因为肾虚导致的足跟痛是不分时间的,...

  • 首先介绍一种外用疗法,配方包括吴茱萸和五味子各10克。将这些药材研磨成细末,然后放置在患足的鞋垫后跟处,上面再盖上两层软布,每日更换一次药物。临床试验显示,采用这种方法治疗足跟痛,大约在5天内就能见效,且有效率达到了100%。内服药物方面,可以使用由熟地25克,牛膝、木瓜、杜仲、枸杞、归尾...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