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医看病感觉很贵,是中药贵还是药方贵?

能治好病的话,和西医比较还可以。任何医不好病的医学,三分钱贵。

我现在也不能看明白为啥,这里面涉及很多环节。

有个情况可参考:十几年前上学时,去韩国讲学回来的老师说,韩国情况与我国不同——韩国看中医很贵看西医相对便宜,中医大夫很吃香(我国相对中医式微),看中医的都是有钱人(这与我国也不尽相同)。

不同阶段,人们对 健康 、防病治病的理解不同, 社会 的药材生产、加工、商业运作等都有不同。

中医看病这么贵,我深有同感。

刚毕业当大夫的时候,七剂药一般不超过二百块钱,常用的清热解毒利湿的方子有几块钱一剂的,有时候几十块钱就能买七剂药。不过,那时候我也很少用贵重药材。

后来,慢慢的,药材开始涨价,很多很普通的药都开始涨价,像金银花,连翘一类的常用药。还有就是虫类药,像蝎子、蜈蚣、僵蚕、蝉蜕、乌蛇之类的。补药,像党参、黄芪、太子参、续断、杜仲等。更不用说藏红花、沉香、川贝等直接变成超级贵重药材。

现在开处方,如果只是普通的感冒,湿热等,开药还可以控制住价格,我一般连金银花和川贝都尽量不用,只要用,处方的价格就飞起来了。

架不住现在人体质虚的多,过敏的多,用点补药,祛风药用点蝉蜕、僵蚕之类的,或者失眠多汗用点五味子,酸枣仁,处方价格就低不了。

作为看病的大夫,我的迷惑和普通人一样多,中药为什么这么贵?我也想知道背后的原因。

至于药方贵不贵,要看具体治疗什么病,还有每个大夫的用药习惯。如果这个大夫习惯用虫类药,怎么开,这个处方都便宜不了。

所以,有时候,我更喜欢用成药来配。曾经那些作为新药上市的,不断降价以后,正处于比较合理的价位,把几种药配合起来用,既可以控制价格,又可以保证疗效。毕竟,有些成分,用草药根本就用不起。

当然,现在也有不差钱的病人,上来直接要求大夫,尽量用好药,不怕贵,这就另当别论了。

边远山区,有些药农生了病,根本不用花钱医治,就地含草,百病去了!(中药之所以贵,可能是“运费”问题)

这种现象原因很复杂,有人为因素有市场原因,不排除个人为谋得私利开大药方的可能,另一种重要的原因就是中药原材在涨价,有部分市场因素的影响。应该综合看待。

比如西医看感冒三天吃药,输夜药费是三百元。中医同样三付中药是一百元。请问中药贵吗?同样的病能为你省下二百元呀!

一个好的中医是多年劳心劳力丶经验不断总结,特别是名老中医,挂号费丶诊费很贵的,这样的待遇是对他们工作价值丶劳动付出丶能力的肯定。特别现在物价飞涨,中医的待遇也在提高。[灵光一闪][灵光一闪]我们看病的目的是什么?

是病治愈彻底丶或恢复一大部分。举个例子:半身不遂,①西医治疗,CT丶脑电图丶心电脑,检查一遍,药片丶输液,最后治好了,能走了,一算钱,上万丶甚至几万,可怕的是,隔段时间又复发了。中医治疗,省了检查费,针药并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几千元,治好了,不反弹。你说哪个效果好。!

[灵光一闪][灵光一闪]不要看单包药价,要看最终的疗效,且不反弹。这样比较,你就不觉得贵了。

第二,中医药国际地位提升。

特别今年疫情,中药疗效全国人民有目共睹,“能治愈丶不反弹”的疗效世人认可,因此国际地位提升,销量丶需求大,价格也就水涨船高。

第三,药材成本增加。

中药的成本:种子 幼苗栽培丶管理丶收割人工费。药材商:包装费丶贮存费丶人工费丶水电费丶房屋租金等。

第四,药材收获减产。

今年疫情丶水患增加,特别水患,庄稼颗粒无收,更不要说种植药材了,收入少,而需求药材只增不减,因此卖的贵了。

第五,炒作成分。

这种现象就象火车票“黄牛党",资本利益驱使,必然要做的活动。

很难准确回答。我想两者皆有之。其因有二:一是市场发展规律所制,中药及中药制成品大批量增加也跟不上国人对中药的信赖与需求。二是扱少数伪中医在电视上的不良宣传给很大一部份老年人洗脑,使很大部份老年人只信中医不信西医。再加确有极少的医院极少数的中医医师见利忘义收取较大的诊费及药费。

中药的价格不贵,很理性的价格,最组要的是老百姓看得起病,去病根。

治病效果,是唯一标准。2022-06-08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4:44: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综上所述,中医昂贵的根源在于“一切向钱看”的错误理念,导致了中药价格高涨、专家收费不合理以及官方中医垄断等现象。这种发展模式削弱了中医“简便效廉”的传统优势,前景堪忧。值得一提的是,个人通过爱好中医,家庭备有中药柜(以《伤寒论》经方药味为主),实现了自诊自疗。自2020年 疫情以来,一...

  • 另一方面,一些医疗机构和药店为了追求利润,可能会将一些药材的价格进一步提高,这使得中药的价格更加昂贵。这也导致了一些人质疑中医药的性价比,认为其价格与其治疗效果并不相符。与此同时,由于中药材资源有限,价格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这也使得一些中药材的价格难以控制。然而,也有一些观点认为,中...

  • 我最近感觉消化不好,去医院看了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医生开了七服汤药,总价277元,觉得价格偏高,所以没有购买。医生提到,一剂药接近40元确实有些偏贵。中医认为我的症状属于脾胃虚寒,推荐我服用附子理中丸进行调理。这种药物成本较低,一盒仅需数十元,能够维持一周的治疗。治疗脾胃虚寒需要耐心,...

  • 当然,可以通过化验来辨别药材的真实性,但当前中药鉴别技术尚不成熟,可能无法准确识别具体药材。因此,在看病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因为现在骗子太多。一些人认为,这些药物价格昂贵可能是因为药材本身的价值很高。但也有观点认为,这种昂贵的价格可能更多是出于商业目的,而非医疗需求。药物价格的合理性应该得到...

  • 不治病还白花钱。就是这部分人,改变了很多人对于中医药的认识。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一位专家向记者介绍说,药材价格上涨,主要有四大驱动因素:一是受中药材产业整体周期的影响;二是政策利好惠及中医药全产业链;三是市场需求及资本驱动;四是受自然灾害影响,部分中药材有减产提价的预期。北京同仁堂的一...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