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记忆口诀

中药学记忆口诀是执业药师考生分享的考试经验,医学教育网整理如下:

  1、中药学发展概况

  中医中药历万年,百草针石神农传;

  先秦二礼1和诸经,文字记载三千年;

  两汉晋唐《本草》多,举国研教宋金元,

  更有明朝李时珍,清代著作确可观,

  当代《汇编》《大辞典》,《中华本草》更全面;

  秦地自古无闲草,人人种了能挣钱;

  努力学习中医药,保护瑰宝重于天。

  2、中草药种植

  中药种植有方法,掌握科学是方向;

  喜阴喜阳是本性,耐旱喜湿不一样;

  优良品种把家当,再看地势和土壤;

  翻耕整耙地要细,氮磷钾农好营养;

  药材要选当地有,产品地道好生长;

  繁殖方法一串串,管理措施多样样;

  种子育苗速度快,乱撒不如种行行;

  分株压条也能繁,插枝插叶有商量;

  水肥修剪病虫害,杂草多了地要荒;

  药材绝对无公害,低毒农药用来防;

  各种特点记得清,啥时种植心里亮;

  按照标准搞生产,规模种植销路畅。

  3、中药采收

  采收同样讲季节,冬春收根熟收果;

  全草宜在花前采,早打尖尖产量多;

  用花要按品种来,全开菊花与红花;

  确保疗效收未开,金银月季土槐花;

  根皮收获在冬春,树皮要在初夏刮;

  动物入药也 ,捕虫秋季与春夏,

  初春与秋桑螵蛸,蝉蜕最多秋交夏;

  蛇蜕皮在五六月,鹿茸春天未角化;

  麝香要在八月取,冬季驴皮质最佳;

  矿物入药随时有,不论季节只管挖。

  野生药材循古法,勤快门第早发家。

  4、中药存放加工

  中药加工也有规,按章进行再入方;

  除去杂质和泥土,阴干烘干按样样;

  日晒之法最简便,长短粗细按等放,

  防虫防鼠防霉变,防潮通风莫见光;

  芳香油多防挥发,双层薄膜来包装。

  5、经营销售

  价格循环三两年,市场规律细端详,

  高出低进多种植,不随大流是内行,

  掌握科学会经营,多快好省奔小康。

  6、中药炮制

  :

  中药炮制有方法,酒醋蜜汁水为辅;

  稻麦土石皆可用,水火修制有技术;

  液体固体辅料全,保证疗效去毒副;

  发芽发酵制曲霜,生熟怪味都可除。

  7、中药药性

  :

  中药讲性又讲味,四气寒凉兼温热;

  五味辛甘酸苦咸,升降沉浮要掌握;

  诸药归经有讲究,五脏六腑莫弄错;

  毒性剂量要弄清,望闻问切细选择。

  8、中药配伍:

  中药配伍更讲究,内服外用煎散丸;

  寒凉病症用温热,辩证施治才全面;

  男女老幼各不同,须使畏杀恶和反;

  饭前饭后及妊娠,应用之法说不完。

  8.1十八反药歌

  反药十八要记牢,半芦贝蔹芨背乌;

  藻戟芫遂叛甘草,各参辛芍反藜芦。

  畏反之说历史长,深入研究不轻否。

  8.2十九畏药歌

  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稜;

  川乌草乌不爱犀,人篸最怕是五灵;

  官桂善于调冷气;却怕石脂来相逢。

  十八十九反与畏,经验不足莫乱用。

  8.3妊娠禁忌药歌

  蚖班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和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2022-07-20
mcxzy 阅读 46 次 更新于 2025-04-11 08:26: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地黄口诀:形似鸡肠巴戟天,心细皮厚色紫蓝。天麻口诀:鹦哥嘴,凹肚脐,外有环点干姜皮,春空冬实心有别,松香断面要牢记。皮类中药口诀:皮类三字属根皮,“桑地根皮白牡丹香”。桑皮呈白色或淡棕色,质地柔韧,地榆皮紫棕色,根皮白牡丹香。名称有“子”,却非种子的果实类药有:“牛郎织女地...

  • 中药学记忆口诀(解表药),历史新知我整理,欢迎阅读!1、解表药 解表之药重发散,味辛对症寒热痛;表邪风寒与风热,不宜久煎莫久用;虚症要慎免伤元,温初毒解热也清;能利水肿止咳喘,个别止痛又透疹。1.1 辛温解表药 辛温解表散风寒,性味辛温能发散;外感恶寒兼疼痛,浮紧薄白及诸汗。麻黄细...

  • 一、补气药 补气药物性甘温,主要归肺与脾经。四参芪术药扁甘,甘温补气力显著。饴蜜枣绞红景加,辅助补气亦润燥。壅中助湿理气辅,注意湿盛不宜用。元气虚脱吉林参,生津增智补肺脾。性味甘温高丽参,阳虚补益效果显。党参补中养血强,生津力缓病自康。太子参用补心气,洋参性寒养阴润。脾肺气虚...

  • 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 中药学口诀 中药学发展概况 中医中药历万年,百草针石神农传;先秦二礼1和诸经,文字记载三千年;两汉晋唐《本草》多,举国研教宋金元,更有明朝李时珍,清代著作确可观,当代《汇编》《大辞典》,《中华本草》更全面;秦地自古无闲草,人人种了能挣钱;努力学习中医药,保护瑰宝重于天。中草药种植 中药...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