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作者及主要学术贡献是什么?

作者: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正史无传,生卒年及生平不详,经后人考证,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他写作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喻嘉言称此书:“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元明以后被奉为“医圣”。 学术贡献: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时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地说,他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2013-05-14
mcxzy 阅读 36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0:42: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学术贡献: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时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地说,他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

  • 他曾连续当选山东省七、八、九届政协委员,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李心机对《伤寒论》的研究独树一帜,他倡导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医学文献历史的大背景出发,探究其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关联,主张让张仲景的原著自我诠释,通过人类文化学的研究方法,深入考辨和阐释这部经典。他的研究旨在揭示《伤寒论》...

  • 《伤寒论临床应用五十论》的作者是裴永清。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教育背景:裴永清于1969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中医系本科,拥有六年的专业教育。毕业后,继续深造,于1980年末获得北京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职业经历:毕业后,裴永清在黑龙江省江县人民医院内科开始医疗生涯。1980年末,因卓越的成绩被北...

  • 《伤寒论讲义》揭示了基础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关键作用,帮助学习者洞悉泻心汤与柴胡类的区别,掌握桂枝甘草汤等经典方剂的灵活运用。该讲义对现代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独特见解,展现了中医的智慧与魅力。四、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陈慎吾创立的中医研究所不仅是教学的殿堂,更是实践的沃土,他的教学理念强调互动...

  • 尽管后世有学者认为部分篇章非张仲景所撰,但《伤寒论》的核心贡献不可忽视。它是我国第一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临床医学巨著,其六经辨证体系和精炼的药方如麻黄汤、桂枝汤等,至今仍被广泛应用。这部作品对祖国医学的辨证论治原则和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临床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