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是对称的,那为什么有时按摩穴位时一侧感觉会比另一侧效果好?

经络对应脏腑(不是具体的),左边的对肠胃效果明显些,具体可看
左升右降,或肝升肺降,在中医界一向解释随便,现代医学也借此大批中医之谬。其实,不能跳进文献中之乎者也,应该从临床中,从现实的病例中,从统计学的高度,来解释它,并得到正确的结论:]^^6,qqw,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HMZIU#g2o3*;
本课题,收集了二十五例偏头痛患者,从严格的脉学,发现,有十八例,是左头痛,而且左侧寸脉具有上冲之脉,而右侧头痛,且右侧寸脉上冲者只有七例。D$;^RH9?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8)W,
从头痛病几率,明显左侧多于右侧;从寸脉之上冲,左侧明显高于右侧。故得出结论如下:oC@w}&h*>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e>X7W"fU
1 寸脉上冲,气机处于升势也,在五行,只能与火、木相求,而火之力,非木不能助其势,故上冲之脉,多责气机逆也,故归于五行之“木”势也U4jdW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Ou
2 左寸多于右寸,故古人说“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左右在生命演进中,确实具有显然的差异,如生命侧右演化,右侧有力左侧无力。并非古人娇情或多情,而是应该具有确然的临床事实。左升右降,确是常论,而本课题的头痛之例,确已证明,左侧头风者多于右侧。Um*tf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nXvzZ,uh
3 左升右降,先是从传统五方定位中推理出的“东升西落”“木升金肃”,但确实与临床观察高度相合也。}}y/hvI{VV<^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gZ%2/h1
4 左升右降,不能与真实的脏腑机械配对,气多左升,合于木之升达,这是五行之喻,但不等于五脏之本质的气机也。*YxH)'>/2
五行,不等于五脏。/T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P@
5 重要且记,中医脏腑实质层次:解剖层次、模型层次。此处的“左升右降”是气机运动之大势,是永远正确成立的。至少从统计学角度是如此的。但如果得出“肝左升肺右降” 就是错误的,因为此时的肝肺,不是真实的肝肺,而只是一种说理工具,或者说的是一种模型脏,不是说的真实脏。正如夸你聪明如孔明,其实你不是孔明。是一种说话的方式或借喻。eJor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P9k\3
所以,中医之所以将好端端的理论搞复杂或搞乱了,是因为我们没有分清模型说理工具,与真实的脏腑,不是一个东西。气机“左升右降”确实如此,是真理,有统计学支持;但当推出“肝升肺降”就有问题,就是大谬,因为此时的肝、肺,都偷换了概念,是个虚浮的模型之肝、之肺,与真实的肝肺已经不是一个东西了。也许真实的肝肺,与升降没有绝对的联系,或都说没有大联系,不会比别的脏承担了更多的溢美之词!2009-02-17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6:07: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人体十二经脉并非完全对称分布,以心包经为例,它从胸中出发,上接足少阴肾经的肺部支脉,向下连接手少阳三焦经,最终抵达小指次指之端(中冲),左右各有其路径。并非所有经脉都能形成完全对称,部分经脉在分布上存在差异。如心包经,左侧可能沿特定路径行进,而右侧可能沿另一条路径。这种不对称性在人...

  • 经络对应脏腑(不是具体的),左边的对肠胃效果明显些,具体可看 左升右降,或肝升肺降,在中医界一向解释随便,现代医学也借此大批中医之谬。其实,不能跳进文献中之乎者也,应该从临床中,从现实的病例中,从统计学的高度,来解释它,并得到正确的结论:]^^6,qqw,©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

  • 十二经脉循行于胸、背、头面、四肢,左右对称地分布于人体两侧,共计二十四条。每条阴经与另一条表里的阳经在体内与脏腑相互属络,在四肢则行于内侧和外侧相对应的部位。

  • 十二经脉的分布遵循一定的规律,它们两两相对,形成了一个平衡的结构。例如,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位于上肢,它们之间形成一个对称轴,而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则位于下肢,同样保持了对称性。此外,手经脉和足经脉也表现出对称性,如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六阳经分布于是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三阴经上肢分别为手太阴肺经在前、手厥阴心包经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中...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