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灸结合耳穴协同治疗

在前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耳部的艾灸最早记录有1500年前的苇管灸的使用,是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流传演变至今,耳灸的方法已经可以用来治疗如耳聋耳鸣、眩晕、神经功能障碍、睡眠功能障碍、面瘫、鼻炎、嗜睡、健忘、眼睛干,口干,脑梗塞等二十多种疾病。但是因操作不便,我们在临床上很少能看到这样的治疗方法。而新的耳灸装置的设计,不仅可以解决了使用的方便性的问题,更可以进一步提高促进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在原理介绍中我们讲过人体头部只有眼睛、耳朵、鼻子可以和大脑相连,要解决相应的问题,对鼻部和眼部进行施灸显然是不太方便的,剩余对耳部的施灸显然就成为最优的选择,通过改善椎动脉和颈内动脉的供血,从而解决因大脑的供血而导致的病情。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人体的耳朵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听力器官,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能在我们的耳朵上找到相应的反应点,我们也将这些反应点称之为耳穴,通过对耳穴的刺激,可以对相应的病症达到治疗调理作用,而对于功能性病变,如失眠、痛症等的治疗效果尤为明显。由于耳穴对病症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因此对全耳的刺激对人体具有很好的调理保健效果。

目前耳穴既有国家标准文案,在世界上也有世界标准文案,在各大中医院、综合医院都有一定的普及度。现代医学记录的耳穴治疗方法包括,耳穴压豆(丸)法、耳穴刺络法、耳穴埋针法、耳穴电针法、耳穴火针法、耳穴贴膏法、耳穴温灸法和耳穴按摩法。耳穴压豆既耳穴贴压法是目前普及度最高,也是最安全方便的一种方法,而耳穴温灸法与耳灸的治疗就不谋而合了。这就进一步验证了耳灸对人体治疗和保健上的重要作用。

作为中医瑰宝,砭石具有优异的温通经络、益气活血功能,耳部的砭灸不仅可以加强脑部的供血,也可通过耳穴刺激的经络传导对相应的病灶部位进行调理,亦可达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作用。艾灸与砭石相结合的灸疗装置无疑又将耳部灸疗的效果进一步提升。

前文我们讲到耳穴贴压法是目前临床使用广泛度比较高的一种治疗方法,在贴压之前,为了达到更好刺激效果,往往要对耳朵进行点按、掐按、揉按至耳朵发红发热为宜,使耳部充血,气血提前被调动起来,这样再进行贴压时,刺激效果更好,耳朵更容易得气,治疗效果自然事半功倍。所以耳灸结合

耳穴的另外一个协同治疗作用就在于:在进行耳穴贴压法之前,可以先通过对患者进行耳诊,诊断后可以先给患者进行20-30分钟左右的灸疗,然后再进行贴压;贴压完毕之后,可以在灸疗装置的作用下继续进行灸疗。此时耳穴的刺激,既有温灸刺激,也有贴压刺激,如果贴压用的材料为砭石,则砭石吸收灸疗的热能,可针对相应贴压的穴区进行温补增效作用。2022-07-04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3:05: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癫痫的中医治疗方法如下:1、药物治疗:中医认为癫痫的病因为气血亏虚,发病根源为风、痰、虚,治疗以祛风、补血、化痰为主。常用天麻、淡全虫、当归、远志、胆南星、炙甘草等药物;2、耳穴治疗:耳穴为迷走神经聚集处,通过刺激耳周穴位可以控制癫痫,与西医刺激迷走神经控制癫痫疗法一致,有一定疗效。中...

  • 针灸治疗的应用:针灸治疗一般针对耳鸣,会使用如耳门、听宫、听会等穴位,这些穴位通常位于耳部周围,通过刺激这些穴位来改善耳鸣症状。辨证取穴:根据中医理论,耳鸣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阴虚阳亢型、肾虚型、肝火上炎型、肝胆火旺型等。针灸治疗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类型,辨证取穴。例如,对于肾虚型耳鸣...

  • (3)物理治疗。 (4) 作业治疗:对于手功能轻度障碍者,做日常生活活动练习、手工艺活动等,训练手和手指的细致运动,以改善其功能。 (5)中医传统疗法:督灸;辨证中药熏蒸治疗、拔罐;游走罐治疗;游走罐治疗针刺和艾灸治疗;耳穴、中药热敷、中频脉冲治疗、红外线治疗 、离子渗透、封包治疗等。以.督灸、中药热敷、中频脉...

  • 取穴:合谷、曲池(温针)、足三里(温针)、太冲、血海、风市、风池、百会、大椎、中脘(灸)、神阙(灸)。治疗114例,总有效率96.49%。 李占东用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荨麻疹。取穴:曲池、血海、三阴交。药物:5%当归注射液,每穴注入2ml,共治疗32例,总有效率96.9%。耳穴治疗。彭世桥L22J选取肺、脾、神门、内分泌、肾上腺等...

  •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眼、肝、肾、近视。 配穴:目1、目2、神门、心。 近视穴位置:位于耳甲腔食道穴与口穴之间。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3穴,配穴2穴。将王不留行籽或磁珠(380高斯)置于0.7×0.7厘米小方块胶布上,贴于选定之耳穴。应耳廓内外对贴,以加强刺激。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4次,每穴1分钟。每...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