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知道的中国医生都对现代中医学做过哪些贡献?

朱震亨医术高明,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又誉之为“朱一贴”、“朱半仙”。他先习儒学,后改医道,在研习《素问》、《难经》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访求名医,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第子罗知悌,成为融诸家之长为一体的一代名医。朱震亨以为三家所论,于泻火、攻邪、补中益气诸法之外,尚嫌未备滋阴大法。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创阴虚相火病机学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2018-08-17
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2018-08-17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重点论述了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以及如何辨别治疗的方法。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的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以及杂病的辨别和治疗,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为后世医学家奉为经典,张仲景本人也被人称为“医圣”。2018-08-17
叶桂,他是中医学史上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其声望地位,并不在“金元四大家”之下,也是名贯大江南北的人物。其著作《温热论》至今仍被临床医家推崇备至。对治奇经、脾胃、儿科等病尤为擅长,尚有《叶案存真》、《末刻本医案》。2018-08-17
外科之祖-华佗,华佗的厉害高明之处就是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发明了麻沸散,正式用于医学,还发明了五禽戏,被人称为神医。2018-08-17
孙思邈对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则、药物、方剂等基础理论,以及临床各科的诊疗方法等均有精辟的论述。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丰富了中国医学宝库。2018-08-17
皇甫谧,他编撰的《针灸甲乙经》,还有《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2018-08-17
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2018-08-17
明医学家,李时珍。着重药物研究,重视临床实践。所著《本草纲目》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被称作“东方医学的巨典”他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脉诀考证》等流传於世。2018-08-17
张景岳可谓被称得上遵敬医药学家,提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盛世论著,人的生命都是建立太阳这个大火球上让后人惊叹不已,人的生命就是天上一棵巨 火球不足了,后天扶阳派是建立在张景岳论威权著养生主要来源。2018-12-25
葛洪著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其中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2018-08-17
倪士奇(明末)《两都医案》,记录了明代末期作为给中央官员诊疗的真实情形,反映北南二都的官员及家室人员病情动态及施治方案,很有研究与实用价值,也可以说很珍贵。对中医药学与中药学有借鉴功能!2019-01-02
张仲景的《伤寒论》和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中医内科永不衰落的耀星!2019-02-05
治疗疟疾的青蒿和非典。都是中医方面的贡献。2019-04-12
一个省中医老中医对一位来找自己看病的高血压患者说:中药不治高血压,希望你服用西药,反倒感觉老中医的真诚,2019-08-07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4:25: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吴咸中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以中医药治疗常见病症,对中西医结合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5、任应秋 任应秋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和教育家,早年师从经学大师廖季平,打下了扎实的学术基础,对中医研究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这些医生以其专业素养和无私奉献,为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 中国传统医学一般都是通过“望、闻、问、切”来帮助病人看病的,一般都是通过中医的经验还有就是他们对于人们的气血、养生之类的东西的研究,那么现在的人们所信任的现代医学呢,可能比较起来是更加的科学的,因为现代医学是通过更加科学的手段,和对症下药的方式来快速的解决病症,但是一般的现代医学的治疗...

  • 没有“中国现代十大名医”的说法,知名的有钟南山、林巧稚、邓铁涛、吴咸中、任应秋等。1、钟南山 钟南山,男,汉族,福建厦门人,1936年10月出生于南京,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

  • 中医实践的独特性在于它注重整体观察和个体化治疗。中医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时,不仅要考虑患者的病情,还要考虑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因素。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三、中医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中医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 中医要前进,要继续发展,第一要从医疗实践中吸取营养,第二要从现代医学中吸取营养,第三要从现代哲学中吸取营养。“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周易》再好,也是黄昏之光。“夕照明”之说,只能用于自我激励。任何一种有价值的思想体系,从中国古代的《周易》到现在的马克思主义,都有两种因素组成:一是它的结论,二是...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