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人生从10岁到百岁变化的感悟

《黄帝内经·灵枢·天年》 :

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 人长到十岁左右,五脏初成开始健全,血气已经通畅,这时的经气还在下肢,小孩子正是好奇好玩好动的时候,一天到晚到处跑来跑去,不知疲倦,这里摸下、那里踢一下闲不住。俗话说得好:一岁两岁是心肝,三岁四岁有点烦,五岁六岁老捣蛋,七岁八岁狗都嫌。

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 到二十岁,血气开始旺盛充实,肌肉正在发育生长,身强体壮,血气方刚,所以喜欢快走。

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 到三十岁,五脏完全发育成熟,身体肌肉坚固,血脉盛满,这个阶段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最强,也是人生压力比较大的阶段,上有老下有小都要照顾,喜欢散步散心。

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 到四十岁,五脏六腑及十二经脉都到了不能继续生长的十分平和稳定的状态,腠理开始疏松,美好的颜容逐渐哀落,头发见斑白,精气平定盛满固守,所以喜欢安坐。

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 到五十岁,肝气开始衰退,肝叶开始变薄弱,胆汁开始减少,视力开始变弱,昏花不明。

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 到六十岁,心气开始衰退,常思忧愁悲伤,血气懈怠,运行迟缓,所以喜欢躺卧。

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 到七十岁,脾气虚弱,皮肤干枯。

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 到八十岁,肺气衰退,藏神离散,有时言语经常颠倒错乱。

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 到九十岁,肾气干涸,肝、心、脾、肺四脏及经脉血气渐渐已空虚。

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到一百岁,五脏全部空虚,脏藏神气俱都散去,就只有形体独存,终其天年了。

人从五十岁开始,五行之木 —— 对应的肝胆系统的功能开始衰退,六十岁五行之火 —— 对应的心和小肠,七十岁五行之土 —— 对应的脾胃,八十岁五行 之金—— 对应的肺和大肠,九十岁五行 之水—— 对应的肾和膀胱系统逐一衰退,正好是 按照 五行相生的顺序依次衰退,木始衰,木不能生火,火不能生土,土不能生金,金不能生水,故 一 损俱损。

河图洛书中,天一生水,先天肾为第一形成的器官,也是人体最后衰败的器官,故肾气为先天之气,后天之气依附于先天之气而存,先天亡,生命也会结束 。

当今之人难度天年,皆因欲望过重,无论道家还是佛家都提倡清心寡欲,即便不能无欲无求,也不 应 被欲望过度牵引。 您仔细觉察一下,您所处的环境是否充斥着无尽的欲望?

欲 : 谷+欠,谷是两山之间的深沟,欠就是不平,欠缺。 “ 欲壑难平 ”说的就是人的欲望 像深谷一样,很难填满。 人 本圆满,却因欲而迷惑不知,愈求愈缺,不能自拔。 2020年5月27号, 焕心七妙 【 净心私塾 】 的活动上曾 给大家 分享, 学习学错了,比不学习的代价还大。 如何 选择正确的 学习 方向 ?无论看书,上课还是请教老师,如果通过学习 您 的欲望越来越多 、 越来越大, 就 要检视一下, 是不是学错方向了?是老师的问题还是您的问题?您要思考,要觉知,如此下去 到底离幸福越来越远还是越来越近 ?从古至今儒释道等一切圣人通过亲证所教导我们的是让我们成为欲望的主人还是欲望的奴隶?他们流传千年的教导是否值得我们去深思?

如果通过学习, 您 不再被欲望牵着鼻子走,不再被所谓的五音、五色、五味所迷惑,超然于世间,这样的幸福是其他 所谓的“ 幸福 ” 所无法比拟的 , 而且没有 副作用 。 您要什么样的幸福,全在自己的选择。

2020年6月8日2022-06-13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8:10:4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帝内经·灵枢·天年》 :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 人长到十岁左右,五脏初成开始健全,血气已经通畅,这时的经气还在下肢,小孩子正是好奇好玩好动的时候,一天到晚到处跑来跑去,不知疲倦,这里摸下、那里踢一下闲不住。俗话说得好:一岁两岁是心肝,三岁四岁有点...

  • 《黄帝内经》中说: “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意思是说,人长到10岁左右的时候,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基本成熟,全身气血流通顺畅,生机旺盛,所以10岁的时候,人走起路来,速度很快,平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小孩子总是喜欢蹦蹦跳跳的,一刻也闲不下来,就是这个原因。(二)...

  • 《黄帝内经》灵枢·天年第五十四的原文欣赏如下:一、生命起源与神的重要性- 黄帝向歧伯询问人的生命起源,歧伯回答以母为生命的根基,以父为生命的保护。失去神气则死亡,拥有神气则生存。- 神气的具体表现为血气调和,营卫畅通,五脏形成,神气居于心中,魂魄完备,这样才成为完整的人。二、寿命长短与身...

  • 三、《黄帝内经》摘录 其中有关于人的血气盛衰、从生到死的过程描述——原文: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跑。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快步走。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故好慢步。四十岁,五脏六腑皆大盛已平定,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目始不明。六十岁...

  • 很早就听过“天人合一”的理论,原来觉着很飘渺甚至有些故弄玄虚,在读过《黄帝内经》之后发现,人体就是法效天地生成的,因此,只有真的只有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才能“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在读过《黄帝内经》后,我结合自己的身体和生活状况综合分析了一下,发现自己没能做到《黄帝内经》所提及到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