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艾灸什么部位 月经艾灸要注意些什么

1 月经哪些人可以艾灸 月经期是可以艾灸的。一部分女性在经期艾灸后会出现不适症状,像是每次灸后出现血量过多、经期过长、血液多为鲜红,除了这种情况不宜在经期艾灸外。其他人都可以放心在经期艾灸,可收获比平时更好的疗效。
附:经期艾灸后出血过多可通过重灸断红和隐白来止血,若不可控制,及时就医。

2 月经艾灸哪些部位 艾灸腹部穴位大都有调理脏腑气血的功能,月经期间艾灸腹部穴位对于月经不调等相关病证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水分: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天枢: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气海: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关元: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中极: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附:针灸取穴多用同身寸法,患者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者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食指与中指并拢为1.5寸。

3 月经期间艾灸配穴会有不同效果 ①减脂瘦身 艾灸穴位:中脘、天枢、水分、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手法:艾条温和灸。
示例:受灸者仰卧,注意关好门窗防止受凉,掀开腹部衣物充分暴露穴位后,持点燃艾条垂直悬起于穴位之上,离皮肤3~4厘米,以受者觉得温热舒服、微有热痛感为度,由上至下,每穴灸3~5分钟,由上至下,依次灸中脘、天枢、水分、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②痛经 艾灸穴位: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
操作手法:艾条温和灸
③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关元、子宫、血海、三阴交穴
操作手法:艾条温和灸或隔姜灸

4 艾灸操作手法及疗程 ①艾条温和灸 持点燃艾条垂直悬起于穴位之上,离皮肤3~4厘米,以受者觉得温热舒服、微有热痛感为度,每穴灸3~5分钟。
②艾柱隔姜灸 选取新鲜老姜,沿生姜纤维纵向切取,切成0.2~0.5厘米的姜片,把姜片放在所选穴位上,置艾柱(或切段的艾条)于其上点燃,待受者感到局部有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并换艾柱再灸,每穴灸3~5壮。
③疗程 每日灸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天。一般3~5个疗程,长则6~10个疗程。

2022-12-27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2:11: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艾灸治疗痛经时,首先需要找到正确的穴位。子宫穴是其中一个重要穴位,它位于脐下4寸,旁开三寸处。艾灸该穴位可以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子宫下垂崩漏等症状,具有调经止带、理气和血、升提下陷的功效。次髎穴是另一个关键穴位,它位于腰骶部两凹陷处连线上,自正中线向左右两侧各一横指处。艾灸该穴...

  • 经期通过艾灸进行排淤,常见的穴位有关元穴、气海穴、三阴交穴、血海穴、足三里穴等。经期是否能够艾灸,或体质是否适合艾灸,建议根据自身的月经情况进行判断。若平时有淤血内阻的现象,月经量很少,月经排出不顺畅,又夹杂大量淤血块,可以在经期适当进行艾灸治疗。部分女性月经量特别多,甚至出现贫血的症状...

  • 1. 三阴交穴:三阴交穴是女性重要的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内侧。在月经期间,艾灸此穴位有助于调节月经,缓解经期不适。通过艾灸刺激,可以调和气血,温暖子宫,减轻痛经等症状。2. 血海穴: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是调节血液运行的重要穴位。在月经期间,女性可能会出现血流不畅的情况,艾灸血海穴有助于活血化瘀...

  • 对于痛经,可以灸内关和三阴交穴位;如果疼痛比较严重,还可以灸关元。建议在月经前的10余天开始治疗,直到月经来临前停止,经过几个周期的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艾灸还可以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盆腔炎、宫颈糜烂、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是否在月经期间进行艾灸应因人而异,不...

  • 关元穴位于腹部,脐下三寸的位置。这个穴位是气血深聚之处,艾灸关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经血的顺利排出,减轻经期的不适感。涌泉穴位于脚底中央区域,是全身气血的交汇点。艾灸涌泉穴可以调和气血,缓解经期可能出现的焦虑、紧张等情绪问题。在月经期间进行艾灸时,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同时避免在...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