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艾灸什么穴位

1 血虚型月经不调艾灸穴位 艾灸治疗选穴:
膻中: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子宫: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内关: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涌泉: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方法: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多眼艾灸盒,子宫,内关,涌泉可以用单眼艾灸盒。
艾灸时间:关元子宫不得低于20分钟,内关、涌泉各10分钟。
主治症状: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2 肾虚型月经不调艾灸穴位 艾灸选穴:
八髎穴: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
归来: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三阴交:位于在足内踝上3寸。
方法: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多眼艾灸盒。归来和八髎穴用三眼艾灸盒艾灸,三阴交用单眼艾灸盒。
艾灸时间:归来不低于10分钟;八髎穴不低于15分钟,三阴交10分钟。
主治症状: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治宜补肾养血。

3 血寒型月经不调艾灸穴位 艾灸选穴: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八髎穴: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
三阴交:位于在足内踝上3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可同时插三根艾条,或两根艾条,这样火力大点。
艾灸时间:关元、八髎穴艾灸20分钟,足三里三阴交各10分钟。
主治症状: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治宜温经散寒调经。

4 气郁型月经不调艾灸穴位 艾灸取穴: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命门: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在人体重力场中为位置低下之处
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太冲: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方法:关元、命门、可以用多眼艾灸盒施灸,也可以用隔姜灸。肩井和太冲用单眼艾灸盒或手持艾条施灸。
艾灸时间:关元、命门各20分钟、肩井、太冲各10分钟。
主治症状: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有少腹胀痛,乳胀胁痛,精神抑郁,舌正常或稍暗,脉弦涩。治宜行气活血。

2022-12-05
mcxzy 阅读 38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9:36: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三寸的位置。艾灸此穴位有助于调理妇科问题,如月经不调等,同时具有保养子宫和卵巢的作用。2. 中极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四寸的位置。艾灸中极穴能够缓解多种妇科问题,如痛经、闭经等,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有益。3. 归来穴:位于肚脐下四寸,前正中线旁开...

  • 艾灸治疗妇科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尽管不同病症选择的穴位各不相同,但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这五个穴位是必灸的。接下来将介绍这五个穴位的具体取穴方法及主要作用。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

  •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三寸的位置。在此穴位进行艾灸能够调节女性的生殖功能,对于经期出现的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具有缓解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离膝盖下方四横指的位置。艾灸足三里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于经期疲劳有很好的缓解效果,并且有助于调节气血。关元穴位于腹部,脐下三寸的...

  • 1.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的位置,艾灸此穴位能够温补肝肾,调理气血,对于宫寒引起的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2. 神阙穴:即肚脐部位,是身体阳气聚集的地方。艾灸神阙穴能够温通经络,增强体内阳气,对宫寒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有良好的效果。3. 命门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下方,艾灸...

  • 一、腰部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腰部,对艾灸此穴位有助于调理月经。肾俞穴是肾脏的背俞穴,通过艾灸可以温补肾气,有助于调节月经的正常来潮。对于因肾虚导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二、腹部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艾灸此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有助于改善月经...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