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了方剂也看不懂许多方啊

中医临床是很复杂的,临床实践很重要,并不是医学院毕业就能照方看病的。
实际情况复杂多变,病人不会按照书上写的条条来生病,要自己思考判断。这样才能体会别人开方的意义。2013-01-22
方剂的大前提是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和对中药药性的深入理解
用药如用兵,只了解作用不行,还得知道每个药的性格特点
再有就是临床实践,上述少了哪一样都不行2013-01-29
如果你用某方剂治疗好了某个病,你就会记住了。我40年前治疗疾病的方剂,现在还可以信手捡来。2013-01-21
我们学了很久的做人、处事,可我们却有时候做不好,一样的道理2013-01-21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7:32: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北柴胡:解表退热,舒肝解郁,调理肝胆功能。2. 仓术:健脾和胃,补气益精,有助于消化和调节肠胃功能。3. 白术:益中健脾,补气养血,具有益胃健脾、利水除湿的作用。4. 茯苓:利湿利水,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5. 陈皮:理气降逆,燥湿化痰,用于调理脾胃,消除胸闷、脘腹胀满等症状。6. 清...

  • 其实学懂中医基础的一个必须前提就是你必须放弃自己原有所有的现代科学培养出来的思维方式,否则你根本就无法理解和接受中医。中药的特性和方剂的配伍规律都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的,没有看懂中医基础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药和方剂,即使你把两本书都背下来还是不能学会运用。如果你真的想学中医,建议在改...

  • 仲景伤寒论方谓之经方,对证之时用之效如桴鼓,所以被称为经典方,是中医学习方剂的基础,虽然现在讲伤寒方也可用于杂病,也是后世一千八百多年新运用成果,但是经方仍然有局限,可用药味选择局限,所治证型选方局限,例如脾胃病,例如温病,所以后世进行补充发展有脾胃论、温病条辨等经典之作。所以不但要学习经方用好经方,...

  • 第一门课程你需要学习中医基础学,这是中医的基本理论必修的,会有很多看不明白,没关系,一直看到第五章节你就会比较容易接受中医的理论了,中医的学科是抽象的,第二门课程你要学习中药学,没什么诀窍,死记硬背,当然条件允许最好能卖点带图像的中药书籍来加深印象,第三门课程,方剂学,没什么诀窍,...

  • 这是因每个人的体质的不同,病因病机的不同所致,这也正是中医的合理性、科学性与生命力所在,也是中医艰涩难学不易把握之理。说到此,结果有了,那就是不要轻易的判断中医开方的好坏与水平高低,起码不要单凭方子来定中医的好坏与水平高低,当然如果方子中有明显的错误,违背了“君、臣、佐、使”...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