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归经问题

中药的归经有一条经络也有多种经络,这是决定了这味中药是可达到的脏腑和能否有效的问题,所以中医里有句名言,就是不辨经和络,说话开方总是错.它就回答了你所要问的问题.不是先到后达的问题,而是不属于它归属的经络它是不去的,2009-09-24
【归经】
归经,就是药物对于人体某些脏腑、经络有着特殊的作用。例如,龙胆草能归胆经,说明它有治疗胆的病症的功效;藿香能归脾、胃二经,说明它有治疗脾胃病症的功效....。

药物归经这一理论,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的。由于经络能够沟通人体的内外表里,所以一旦人体发生病变,体表的病症可以通过经络而影响内在的脏腑,脏腑的病变也可通过经络而反映到体表。各个脏腑经络发生病变产生的症状是各不相同的,如肺有病变时,常出现咳嗽、气喘等症;肝有病变时,常出现胁痛、抽搐等症;心有病变时,常出现心悸、神志昏迷等....。在临床上,用贝母、杏仁能止咳,说明它们能归入肺经;用青皮、香附能治胁痛,说明它们能归入肝经;用麝香、菖蒲能苏醒神志,说明它们能归人心经....。由此可见,药物的归经也是人们长期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

疾病的性质有寒、热、虚、实等不同,用药也必须有温(治寒症)、清(治热症)、补(治虚症)、泻(治实症)等区分。但是发病脏腑经络又是不一致的,如热性病症,又有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在用药治疗时,虽然都需要根据“疗热以寒药”的原则选用性质寒凉的药物,然而还应该考虑脏腑经络的差异,鱼腥草可清肺热、竹叶可清胃热、莲子心可清心火、夏枯草可清肝火,就是由于它们归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同样原因,对寒症也要进一步分肺寒,脾寒....,虚症要分脾虚、肾虚....,实症要分燥屎里结(大肠实)、痰饮停聚(肺实)....。在治疗上,温肺的药物,未必能暖脾;清心的药物,末必能清肺;补肝的药物,未必能补肾、泻大肠的药,未必能泻肺……,所有这些情况,都说明药物归经的重要意义。

但是,在应用药物的时候,如果只掌握药物的归经,而忽略了四气、五味、补、泻等药性,同样也是不够全面的。因为某一脏腑经络发生病变,可能有的属寒、有的属热,也有可能有的属实、有的属虚,那就不能因为重视归经,而将能归该经的药物不加区分地应用。相反,同归一经的药物种类很多,有清、温、补、泻的不同,如肺病咳嗽,虽然黄芩、干姜、百合、葶苈子都能归肺经,在应用时却不一样,黄芩主要清肺热、干姜主要能温肺、百合主要补肺虚、葶苈子主要泻肺实....,在其它脏腑经络方面,同样也是如此。归经是中草药性能之一,性味也是中草药的另一方面的性能,其它还有升降浮沉、补泻等性能,应该全面掌握它们的性能,才能在临床治疗中更好地运用各种中草药。

关于药物的归经,古代文献上又曾将它和“五味”联系起来,认为:

味酸---能入肝。

味苦---能入心。

味辛---能入肺。

味甘---能入脾。

味咸---能入肾。

这种归纳,虽然对一部分药物是符合的,但绝大部分与客观实际情况并不一,不能作为规律性来认识。

同样的一种药,可以归入几个经,比如说:黄连可以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但是,具体应用,是没有先后的,更不会是归了心经就不归脾经了。

参照资料《中药学》

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2009-09-24
所有的药不可能只归单一的经络。
书上写了只归一经的话,说明该药最主要归该经,但是它对其他经还是多少有些作用的。
没听说过归经有先后的说法。2009-09-24
中药归经,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辩证用药提供依据。中医的脏象学说、经络学说是中药归经的理论基础。药物特性(如药物具有不同的形、色、气、味等)、药物疗效(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逐步认识到每种药物治病范围)是其重要的理论依据。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2009-09-24
是对机体某一部分具有选择作用,有的药物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有明显作用,而对其他作用较小,或没有,比如寒性药物虽然都具有清热作用,但其作用范围,有的偏于清肺热,有的偏于清肝热2009-09-24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4:41:3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归经是中药性能之一,性味则是另一重要方面。升降浮沉、补泻等性能同样不可忽视。全面掌握这些性能,才能在临床治疗中更好地运用各种中草药。古代文献曾将归经与“五味”联系,认为酸入肝、苦入心、辛入肺、甘入脾、咸入肾。这种归纳虽对部分药物适用,但并非普遍规律。例如黄连可归心、脾、胃、肝、...

  • 中药的药性归经,是基于药物的特性与疗效的综合考虑。首先,药物的形、色、气、味等特性被医家视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例如,辛味药物如陈皮、半夏、荆芥,因其味辛而归肺经;甘味药物如饴糖、甘草、党参,因其味甘而归脾经。然而,仅仅依据这些特性来确定归经往往带有片面性,即使将这些特性综合考虑,准确...

  • 夏天无,属罂粟科植物伏生紫堇Corydalis decumbens(Thunb.)Pers. 的干燥块茎,是一种传统中药。它具有苦、微辛的味感,性温。根据中医理论,夏天无归于肝经,这意味着它在治疗与肝相关的疾病时可能更为有效。夏天无的主要功能包括行气活血、通络止痛。在现代医学中,它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例如高血压...

  • 中药归经问题比较复杂,不是规定。而是某种实验得来的。现代人认为中药归经是根据服药后药物作用于某条经脉而规定的。比如人们发现了麻黄能治疗咳嗽,所以归肺经,能治疗太阳感冒,所以归膀胱经。此说符合马列主义观点。因此被广泛采用。但除此外有不同声音,即药物归经是古人在修炼时发现的。即吃了某种药物...

  • 归经是中草药性能的一部分,与药物的性味相同。归经指的是药物对特定的脏腑或经络具有特别的作用。例如,龙胆草归胆经,表明它能够治疗与胆相关的疾病;藿香归脾、胃二经,意味着它对脾胃疾病的治疗有显著效果。归经的概念,实质上是药物作用部位的定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则是对脏腑和经络的概括。归经...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