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减肥的八个处方

订阅话题,阅读精文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积聚过多的一种状态。肥胖是 健康 的 ,容易引发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肥胖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类食物有关。中医认为,肥胖与脾肾阳虚、痰湿不化有关。在相关穴位施灸可健脾益肾,祛除痰湿,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具体艾灸方法】
方法一:艾条温和灸
取天枢、上巨虚、三阴交、曲池、足三里、脾俞、阴陵泉、丰隆、中脘、关元等穴位,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上部穴位再灸下部穴位的顺序施灸。让患者取合适的 ,施灸者点燃艾条的一端,火头对准要灸的穴位,距离皮肤3 5厘米高度施灸,以患者感觉温热而无疼痛感为宜。每穴灸25 30分钟,以灸处皮肤潮红为度。隔日灸一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天。此灸法主治脾虚湿盛引起的肥胖,其特点为饮食不多,形体肥胖,肌肉组织松弛,嗜睡倦怠,少气懒言,动则汗出,大便溏薄。
灸天枢
方法二:艾炷隔姜灸
1 取三焦俞、阳池、大椎、命门、三阴交、地机等穴位,按照先灸上部穴位再灸下部穴位的顺序施灸。先将新鲜的老姜切成厚约0.3厘米的薄片,用针在薄片上扎数个小孔。然后让患者取合适的 ,把姜片放置在要灸的穴位上。
在命门放姜片
2 把中艾炷放置在姜片的中央,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疼痛时可把姜片略抬起旋即放下,反复操作,以缓解疼痛。每穴灸5 6壮,每日一次,30次为一个疗程。此灸法主治胃强脾弱引起的肥胖,其特点为饮食倍增,形体肥胖,肌肉组织结实,胸脘痞闷,口渴口臭,便秘溲赤。
灸命门
肥胖患者在艾灸治疗的同时配合简单的自我按摩可辅助减肥。按摩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小肠俞,足部的胃反射区、十二指肠反射区、横结肠反射区、肾反射区、输尿管反射区、膀胱反射区,手部的胃反射区、脾反射区、结肠反射区、劳宫、鱼际等,可健脾和胃,促进废物排出体外,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处方一
〔取穴〕中脘、胃俞、足三里、丰隆、内关穴;
〔操作〕每次选3 4个穴位,采用艾条悬灸法,每穴每次10 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连灸20 30次。痰湿内蕴者用之。
处方二
〔取穴〕阳池、三焦俞、地机、命门、三阴交、大椎穴
〔操作〕每次选穴2 3个,采用艾炷隔姜灸法。每穴施灸5 7壮,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处方三
〔取穴〕三阴交、肺俞、脾俞、肾俞穴
〔操作〕温和灸、雀啄灸、隔姜灸均可。每日施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期间可休息3 5日。
处方四
〔取穴〕尺泽、京门、章门、中府穴
〔操作〕温和灸、雀啄灸、隔姜灸均可。每日施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期间可休息3 5日。
处方五
〔取穴〕脾俞、足三里、气海、梁丘、列缺穴
〔操作〕每次选3 4个穴位,采用艾条悬灸法,每穴每次10 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连灸20 30次。气虚者用之。
处方六
〔取穴〕脾俞、足三里、气海、天枢、支沟穴
〔操作〕每次选3 4个穴位,采用艾条悬灸法,每穴每次10 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连灸20 30次。便秘者用之。
处方七
〔取穴〕中脘、胃俞、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穴
〔操作〕每次选3 4个穴位,采用艾条悬灸法,每穴每次10 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连灸20 30次。肢体浮肿者用之。
处方八
〔取穴〕胃俞、足三里、丰隆、内关、太冲、阳陵泉穴
〔操作〕每次选3 4个穴位,采用艾条悬灸法,每穴每次10 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连灸20 30次。高血脂症者用之。

编辑:栀子 核对:百会
【本文由培医教育整理发表,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2022-05-22
mcxzy 阅读 64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3:57: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如果需要用艾灸配合做减肥治疗,一般来说根据病人的体质,通过望闻问切,根据病人的病症,有哪些不舒服,给出一些穴位处方。最常用的比如中脘、气海、关元、水道、带脉、大横、天枢,包括脾俞、肾俞,这都是经常会用到的一些穴位,可以进行尝试,虚寒型的,水湿内停的这种证型的人群比较适合用这种方法。

  • 准备好艾盒和艾条 2.将艾条点燃 3.将艾条放入艾盒中间的柱子网里 4.盖上艾灸盒子,就可以进行艾灸了。5.只需把艾盒放到相应的穴位即可。可参考穴位图。6.要是想让热度加大,可以把盒子拉开少许,加速艾条的燃烧。注意事项: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

  • 神阙穴的隔盐、隔姜保健灸法,可间隔进行,每月10次左右,以每晚9点灸之为佳;一般每次可灸3~5炷,即点燃3~5个小“宝塔”,每次以感到局部温热舒适、稍有红晕为度。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

  • 足三里 【主治病症】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

  •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