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廉穴功效:疏泄阳明经热。主治:飧泄,劳瘵,小腹满,小便黄

下廉穴

【所属经络】

手阳明大肠经

【功效】

疏泄阳明经热。

【主治】

飧泄,劳瘵,小腹满,小便黄,便血,狂言,偏风热风,冷痹不遂,风湿痹,小肠气不足,面无颜色,痃癖,腹痛若刀刺不可忍,腹胁痛满,狂走,夹脐痛,食不化,喘息不能行,唇干涎出,乳痈。

【取穴方法】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处。

【简便取穴法】

坐位。伸臂,掌向下。先确定阳溪穴与曲池穴的位置,从阳溪与曲池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即此穴。

【按压方式】

网球肘、肘关节炎、肘臂痛等疼痛难忍时,可将食指与中指并拢,以指腹垂直按压此穴,左右臂各1~3分钟,疼痛就会减轻。经常配合按摩上廉、下廉,每次1~3分钟,对手臂具有良好的保养作用。2022-05-31
mcxzy 阅读 115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5:22: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本穴为手阳明之穴,手阳明经上达于面与督脉交会,其气上达于头,故可通调头面经气,疏泄头面风热;治疗头痛眩晕,目痛等;通过调理阳明经气血,治疗循经的肘臂疼痛;本穴通过调理大肠经气而具有清肠利腑的作用,可以治疗腹胀,腹痛等肠腑气滞,热郁之疾;可治疗乳痈是因为足阳明经分布乳房,而手足阳明经...

  • 10 下廉穴的功效与作用 下廉有调理肠胃,通经活络的作用。下廉有散风热、调肠胃作用。[2]11 主治病症 下廉主治头痛,眩晕,目眩,目痛,腹痛,腹中气块,腹痛如刀刺不可忍,腹胁满痛,消化不良饮食不化,飧泄,腹胀,泄泻,便血,溺血,唇干,流涎,乳痈,癫狂,狂言,狂走,肘臂痛,网...

  • 下巨虚是治疗下腹部疼痛的主穴[4]。主治小腹痛,肠鸣腹痛,泄泻,痢疾,大便脓血,泄利脓血,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胃中热,胃脘痛,纳呆,小便不利,小便黄,消谷善饥,胸胁痛,腰脊痛引睾丸,下肢痿痹,下肢瘫痪,足不履地,寒湿脚气,胫肿,下肢水肿,足痿不收,乳痈,涎出,喉痹,中风偏瘫,暴惊狂言等。 4 巨虚下廉的别...

  • 三、主治 下廉(手臂的保护神)①肘臂痛;②头痛,眩晕,目痛;③腹胀、腹痛等肠腑病证。四、定位 在前臂,肘横纹下4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五、按摩 将食指与中指并拢,以指腹垂直按压下廉,左右臂各1-3分钟,可减轻运动系统(疾病所导致的疼痛。六、艾灸 隔物灸仪艾灸 时间:30-40分钟;温度...

  • 5. 阳溪 Yáng xī(LI 5)经穴:位于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齿痛、咽喉肿痛、手腕痛。操作:直刺0.5-0.8寸。...(以下各穴简释依次列出)以上内容根据手阳明大肠经穴的定位、解剖、主治和操作进行了修改润色,保持了语义...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