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通则不痛,身体哪里痛了,则表示哪里不通了!经络不通有哪些症状

人的身体经脉遍布全身,如果哪里出现疼痛,通常是所谓经脉出现问题,这样对症下药,我们就能更好去治疗。

在不同地方的经脉堵塞有不同的症状。 1.肺经阻塞常见症状:怕风、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移动时,呼吸急促、胸部星云、肤色和皮肤不亮。 2.肠梗阻的常见症状: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大多数静脉突出,斑点削弱了胃肠功能。3.慢性咽喉炎伴肩痛 胃经梗阻的常见症状:咽痛、胃痛、怕热消化不良;膝关节倦怠、酸痛、便秘;陈干舌燥体重减轻。 4.脾经阻塞的常见症状:胃脘胀满、气体吸收不良、口腔苍白;它容易呕吐、闷、累和发胖。头部肿胀,神志不清,还有脚肿。

治疗经络不通的方法有很多 。当身体又冷又湿的时候,就像面对一块冰冻的土地,你不能通过按摩和针灸来解决根本问题。只有当“地球”变暖时,河流融化成冰,土地解冻,河流才能顺畅流动,土地变得柔软透气,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只要身体又冷又湿,身体里所有的管道都会因为寒冷而收缩,身体里的肌肉和组织也会因为寒冷而变硬。 此时,针灸、按摩、按摩等治疗方法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效果甚微,只能暂时缓解,复发率很高。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必须学会热身,同时排出寒冷和潮湿的技能,以便完全解冻身体,使各种管道自然畅通。

经脉不通地方的疼痛要对应不同的方法,这样治疗效果会更好。经脉通了,全身就不痛了,身体就健康了。
2019-11-12
mcxzy 阅读 37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1:35: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手厥阴心包经不通:失眠多梦、心烦健忘、胸翳闷、口干、神经衰弱。2. 手少阳三焦经不通:偏头痛、头晕耳鸣、上热下寒、手足怕冷、倦怠、易怒、皮肤容易过敏、肌肉关节酸痛、无力、食欲不振。3. 手太阴肺经不通:怕风易出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翳、面色皮肤...

  • 1.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句俗语源自中医理论,最早见于《皇帝内经》,由古代著名医学家岐伯提出。2. 岐伯的这一理论指出,人体出现疼痛症状往往是由于气血流通受阻。3. 然而,这一理论在一些按摩店中被误读,一些店主错误地认为按摩力度越大,效果越好,或者认为直接按摩疼痛部位可以缓解疼痛。4. ...

  • 中医自来就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说法,意思是说如果气血畅通身体就不会出现疼痛的感觉,一旦疼痛就说明气血不通。这种说法最早源自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意思是说人身经脉中的气血,是周流全身、...

  • 中医学上说的“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其实就是说的是经络上的问题。如果经络上面比较通的话,那么我们身体就不会那么痛,如果不通,那么可能就是平时都会感觉到酸痛。我们的身体除了健康的状态,就算没有疾病也有可能处于亚健康。亚健康就是没有发生疾病,但是身体也不能说是完全健康的。比如平时我们的...

  • 中医有句俗语:“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句话传达了一个基本概念:气血畅通则身体无恙,而疼痛往往源于气血的阻滞。这一理念源自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书中提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这句话说明,人体经脉中的气血应周...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