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中药是饭前喝还是饭后喝啊

服药的时间要视病情,根据不同方药而定。一般规律为:

1,补药,早饭前一小时或晚间临睡前半小时前左右,或都空腹服用。

2,治疗胃肠疾病的药,应在饭后服,以减轻对胃肠的刺激。辛辣刺激性的
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可防止对胃粘膜的刺激,使其缓慢吸收。

3,治疗慢性病的中成药,必须固定时间服,使体内保持一相对稳定的药浓
度。

4,驱虫药,宜在睡前30分钟空腹服。

5,伤风、感冒的辛温解表散寒药,应趁热温服,服后即上床安卧,盖上被
子,捂至全身出微汗为宜(千万不可捂的大汗如雨)。

6,治疗疟疾的药,应在有规律的发作前2小时服,这样有利于杀死疟原虫,
控制疟疾症状发作。

7,急病病情危重时,随时一次顿服,但要在正确的指导下,不要盲目服用
,以免延误病情。

8,非特殊疾病,服药时间一般安排在饭后两小时。

9,药酒,每日可服3~4次,至于喝多少,可依个人感到有药力为度,切勿
喝醉,否则,吐而伤人元气,得不偿失。

10,妇女调经药,宜在行经前数日开始服用。

11,病在胸膈以上者,宜饭后服,病在胸膈以下者,宜饭前服。

服药方法

1,病在身体上部,服药宜频频慢饮;病在身体下部者,应一口气顿服完;
如是呕吐的病人或婴儿,宜少量多次。

2,风寒外感表证所用的辛温发表药,应趁热服,高热口渴喜冷饮的热性病
者所用清热药,则宜稍冷再服。

3,解救药物中毒时,以冷服为宜。

服中成药

中成药内服,通常用白开水送下,但为提高疗效,还有多种服法:

1,酒送服。凡治疗气血虚弱、机体虚寒、气滞血瘀、风湿痹证、中风手足不遂、步履艰难等疾病的中成药,用酒送服,疗效更佳。

2,姜汤送服。即用生姜煎汤送服药物。凡治疗风寒表证、肺寒、脾胃虚寒、呃逆等证的皆可用姜汤送服。

3,淡盐水送服。凡治疗肾亏、肾虚及下焦疾病的成药,以淡盐水送服为佳。

4,米汤送服。凡补气、健脾、养肠、利胆、止渴、利小便的中成药,都可用米汤送服。含贝壳等矿物质类药物难消化,最好选用稀饭送服,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服药要求按照以上的方法与时间,目的是为了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如入夜之后,人体阳气收藏、心神入舍,这时如果服用补阳或发汗的药,必然要扰乱人体的生物节律,产生各种不良作用。养荫、沉降类药,如果在早晨或午前阳旺气升之时服用,也就会产生遏制阳气升发的弊端
2019-11-22
mcxzy 阅读 6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8:46: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迅速起效的药物,饭前服用可能更为合适。然而,如果饭前服用中药后感觉胃部不适,或者药物本身对胃有刺激,那么饭后服用也是可以的。饭后服用中药,通常是在饭后15-30分钟。这样可以避免药物对胃产生直接的刺激,同时也有助于药物在肠道内的吸收。特别是对于一些胃肠道功能较弱或者对药物敏...

  • 中药一般建议在饭后吃。中药的服用时间对于药效的发挥有着一定的影响。饭后胃内食物较多,可以保护药物对胃壁的刺激,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也能够减缓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使其药效更加持久。下面进行 1. 饭后胃处于充盈状态,药物的吸收相对较慢。对于需要温和起效的中药来说,这是...

  • 一般情况:部分中药,如无特殊要求的,可以在早饭前一小时或晚饭后一小时空腹服用。特殊药物:如助消化药,在服药前应少量进食以助药效;驱虫药则应在早晨空腹服,并可提前喝点儿糖水以提高杀虫率。饭后服用:适用情况:对于治疗上部疾病的中药,为了使药力停留较久,宜在饭后服用。饭前服用:适用情况:...

  • 喝中药的最佳时间 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对于病位在下的疾病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2、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对于病位在上的疾病应在饭后服药。如心、肺、胸膈和胃脘以上的病症。3、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

  • 通常情况下,中药的服用时间是在早饭前半小时和晚饭后半小时。这样的安排有利于药物吸收,减少对胃部的刺激。不过,如果需要一天服用三次,那么具体的服药时间还需要咨询医生,以确保药物效果最佳。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中药都适合饭前或饭后服用。例如,可乐加生姜熬制的饮品并不具备治疗感冒的功效。这种...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