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拼音 5 代号 6 外劳宫穴的别名 7 出处 8 落枕穴的定位 9 落枕穴取穴方法 10 落枕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落枕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落枕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落枕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落枕穴 1 拼音 lào zhěn xué
2 英文参考 Luozhen (Ex22)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EXUE8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落枕穴为经外奇穴别名[1],即外劳宫(EXUE8)[2]。出《新医疗法手册》。
外劳宫(wàiláogōng EXUE8)为经外奇穴名[3][2][4]。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后人又称为项强穴[2]。在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4]。主治落枕,手臂痛,胃痛,消化不良,腹泻便溏,小儿急慢惊风,指掌麻痹,五谷不消,腹痛泄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儿脐风,手背红肿发痛,颈椎病,手指麻木,小儿脐风,粪白不变,偏头痛等。
4 拼音 lào zhěn xué
luò zhěn xué[5]
5 代号 EXUE8
6 外劳宫穴的别名 落枕穴(《新医疗法手册》)
项强(《经外奇穴汇编》)
7 出处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
《新医疗法手册》名落枕穴。
8 落枕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外劳宫在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4]。
外劳宫位于手背中央,与掌心劳官穴相对处[3]。
外劳宫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凹陷中[2][6]。
外劳宫在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5]。
经外奇穴——外劳宫的位置
经外奇穴——外劳宫的位置
经外奇穴——外劳宫的位置
9 落枕穴取穴方法 患者伏掌取穴。
俯掌,于手背第2、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凹陷处取穴[6]。
10 落枕穴穴位解剖 外劳宫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第二掌骨间背侧肌和第二骨间掌侧肌。分布有桡神经浅支。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第2骨间背侧肌[5]。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桡神经手背支和手背静脉网分布;深层有尺神经深支和掌背动脉分布[5]。
11 落枕穴的功效与作用 外劳宫穴有通经活络,祛风止痛的作用。
12 落枕穴主治病证 外劳宫穴主治落枕,手臂痛,胃痛,消化不良,腹泻便溏,小儿急慢惊风,指掌麻痹,五谷不消,腹痛泄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儿脐风,手背红肿发痛,颈椎病,手指麻木,小儿脐风,粪白不变,偏头痛等,单用本穴治疗落枕时,活动颈部是治疗的关键。
外劳宫穴主治落枕、手臂痛、胃痛[5]。
外劳宫穴主治消化不良、腹泻便溏、小儿急慢惊风、落枕、指不能伸、指掌麻痹等[2]。
外劳宫主治落枕,五谷不消,腹痛泄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儿脐风,手背红肿发痛等[3]。
外劳宫主治落枕,颈椎病,手背红肿,手指麻木,手指屈伸不利,小儿脐风,小儿消化不良,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腹痛泄泻,偏头痛等[6]。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直刺0.3~0.5寸[2]。
直刺0.3~0.5寸,或向腕部斜刺0.3~1寸,局部有酸胀感,或有麻电感向指端放散[6]。
直刺或斜刺0.5~0.8寸[5]。
直刺0.5~1寸[3]。
单用本穴治疗落枕时,活动颈部是治疗的关键[6]。
13.2 灸法 可灸[6][2]。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3]。
14 落枕穴的配伍 外劳宫配天柱、大椎,治头颈强痛[6]。
外劳宫配外关、风池、合谷、太阳,治偏头痛[6]。
15 文献摘要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治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肚腹泄泻。
2022-11-08
2 英文参考 Luozhen (Ex22)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EXUE8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落枕穴为经外奇穴别名[1],即外劳宫(EXUE8)[2]。出《新医疗法手册》。
外劳宫(wàiláogōng EXUE8)为经外奇穴名[3][2][4]。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后人又称为项强穴[2]。在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4]。主治落枕,手臂痛,胃痛,消化不良,腹泻便溏,小儿急慢惊风,指掌麻痹,五谷不消,腹痛泄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儿脐风,手背红肿发痛,颈椎病,手指麻木,小儿脐风,粪白不变,偏头痛等。
4 拼音 lào zhěn xué
luò zhěn xué[5]
5 代号 EXUE8
6 外劳宫穴的别名 落枕穴(《新医疗法手册》)
项强(《经外奇穴汇编》)
7 出处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
《新医疗法手册》名落枕穴。
8 落枕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外劳宫在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4]。
外劳宫位于手背中央,与掌心劳官穴相对处[3]。
外劳宫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凹陷中[2][6]。
外劳宫在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5]。
经外奇穴——外劳宫的位置
经外奇穴——外劳宫的位置
经外奇穴——外劳宫的位置
9 落枕穴取穴方法 患者伏掌取穴。
俯掌,于手背第2、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凹陷处取穴[6]。
10 落枕穴穴位解剖 外劳宫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第二掌骨间背侧肌和第二骨间掌侧肌。分布有桡神经浅支。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第2骨间背侧肌[5]。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桡神经手背支和手背静脉网分布;深层有尺神经深支和掌背动脉分布[5]。
11 落枕穴的功效与作用 外劳宫穴有通经活络,祛风止痛的作用。
12 落枕穴主治病证 外劳宫穴主治落枕,手臂痛,胃痛,消化不良,腹泻便溏,小儿急慢惊风,指掌麻痹,五谷不消,腹痛泄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儿脐风,手背红肿发痛,颈椎病,手指麻木,小儿脐风,粪白不变,偏头痛等,单用本穴治疗落枕时,活动颈部是治疗的关键。
外劳宫穴主治落枕、手臂痛、胃痛[5]。
外劳宫穴主治消化不良、腹泻便溏、小儿急慢惊风、落枕、指不能伸、指掌麻痹等[2]。
外劳宫主治落枕,五谷不消,腹痛泄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儿脐风,手背红肿发痛等[3]。
外劳宫主治落枕,颈椎病,手背红肿,手指麻木,手指屈伸不利,小儿脐风,小儿消化不良,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腹痛泄泻,偏头痛等[6]。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直刺0.3~0.5寸[2]。
直刺0.3~0.5寸,或向腕部斜刺0.3~1寸,局部有酸胀感,或有麻电感向指端放散[6]。
直刺或斜刺0.5~0.8寸[5]。
直刺0.5~1寸[3]。
单用本穴治疗落枕时,活动颈部是治疗的关键[6]。
13.2 灸法 可灸[6][2]。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3]。
14 落枕穴的配伍 外劳宫配天柱、大椎,治头颈强痛[6]。
外劳宫配外关、风池、合谷、太阳,治偏头痛[6]。
15 文献摘要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治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肚腹泄泻。
202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