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疏肝解郁作用的穴位简介

疏肝解郁为治法,和法之一。又称疏肝理气、疏肝。指用具有舒肝理气、行滞解郁作用的方药治疗肝郁气滞证的治法。肝气郁结表现为两胁胀痛或窜痛,胸闷不舒,或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周身窜痛,舌苔薄,脉弦。用柴胡疏肝散、七气汤。针灸常选用期门、太冲、阳陵泉、丘墟、肝俞等穴为主,针用平补平泻。

详见百科词条:疏肝解郁 [ 最后修订于2016/3/8 22:12:19 共14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2022-11-08
mcxzy 阅读 41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9:11: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肝阴不足时,可以选择三阴交、肝腧、足三里等穴位。这些穴位有助于滋补肝阴,缓解肝阴不足引起的不适。同样,治疗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穴位。例如,对于口干症状明显者,可以增加滋阴润燥的穴位,如太溪等。疏肝解郁时,可以选择中封、中都、蠡沟、期门等穴位。这些穴位有助于疏肝理气,缓解情...

  • 另一个重要的穴位是太冲穴,它是肝经的原穴,对治疗各类肝病有特效。太冲穴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与中药菊花功效相似,对女性月经不调也有很好的疗效。通过刺激太冲穴,可以疏肝解郁,使偏旺的肝火下降。每天晚上9-11点,肝经经气运行最旺时,用热水泡脚后按揉两侧太冲穴,每穴5分钟,以...

  • 疏肝健脾,调理五脏—章门穴 章门穴,位于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际,侧卧或仰卧位均可取之。其功效包括疏肝健脾、理气散结、清利湿热,是护肝、养肝的重要穴位。常刺激此穴能理气活血、疏肝解郁,减轻腹痛腹胀、泄泻、呕吐、胸胁疼痛、黄疸等症状。章门穴作为脏会穴,主治脾胃、肝肾等疾病,如口...

  • 另外也可以选择膻中穴,因为膻中穴是八会穴之气,会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也可以很好的改善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的调理。由于中医认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所以也可以选用一些脾经的穴位来健脾利湿,比如三阴交、阴陵泉、隐白、太白等穴位来进行按摩,也可以起到健脾利湿、疏肝解郁的作用。

  • 2. 行间穴:行间穴也是肝经上的重要穴位,位于足背部。艾灸此穴位可以帮助调理肝气,舒缓胸胁胀满、烦躁易怒等肝气不舒的症状。3. 太冲穴: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具有疏肝解郁、调理气血的作用。艾灸太冲穴可以调和气血,舒缓情绪压力,达到疏肝理气的效果。艾灸是一种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来治疗...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