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乃后天之本,老中医教你5大方法解决脾胃问题


脾是身体重要的消化和代谢器官,如果脾脏功能不好,不仅容易出现各种消化疾病,还会影响皮肤和脸色,引发食欲不振、腹泻、面黄肌瘦等症状。脾积毒有哪些症状?如何清脾毒? 脾为后天之本,与消化器官、肠胃功能密切相关,也是代谢系统中重要的脏器。经常感觉食欲不振、没有力气,甚至皮肤看起来不紧致、下半身有水肿、虚胖等问题,都可能是脾胃功能不足或是虚弱所导致。
夏季天气湿热、爱吃冰食等原因,都会造成脾胃的损伤,如何调养才能让脾胃运作顺畅?

脾积毒引发系列症状
消化液在中医是归在脾的功能,所以,当代谢系统出问题,譬如糖尿病、高血脂等疾患,就会归类在脾失健运而产生的毛病。人体的肌肉同样也归脾所管,这是因为肌肉的营养是从脾的运化吸收而来,所以,当脾的功能健全时,肌肉就会充盈;若脾功能不佳,就会显得消瘦或出现水肿,也是很多女性肥胖的原因。
在中医的观点中,脾不单只是个脏腑,还延伸到口腔、唾液、胃、胰、大肠、小肠等消化系统,全部包含在其中,其他如与血液相关的疾病,也都和脾功能的健全与否有相关性。
脾不好的时候,出现的症状也多,一般症状多为食欲不振、常感觉胃部胀满却又吃不多、腹泻、全身无力、容易倦怠、明显消瘦或有虚胖、脸颊明显疲惫且肤色黯黄、两颊与眼袋下垂、下半身特别容易水肿等。

清脾毒5招
要养脾胃,最重要的就是从饮食下手,除了不要吃太饱之外,也要有规律,不要吃腐败或是过于刺激性的食物,才能达到健脾的功效。
1、餐餐只吃7分饱
由于养脾要跟养胃一起进行,脾胃有起升清降浊的作用,因此,吃东西绝对不能吃太饱,以免增加脾胃的负担,引发更大的问题。尤其是时下许多餐厅都采吃到饱策略,请注意,只要吃7分饱就好。
2、7~9点一定要吃早餐
早上7点到9点是胃经运行的时间,这个时候最适合吃早餐,可以加速食物的消化,且最好选择米饭类食物当早餐,以符合醣分入脾的概念。
到了9点至11点时,则是脾经运行的时间,早餐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刚好可进入脾脏,恰恰能符合生理秩序,达到 养生 健脾的效果。

3、挑黄色食物吃,健脾助胃
性甘的食物可以补养气血、补充热量且消除疲劳、调解胃功能不适,又具有缓解痉挛的作用,因此,可以多选择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黄色食物则是健脾食物的代表。
以五谷类来说,可食用玉米、扁豆、豌豆等;蔬果类则以地瓜、南瓜、 芥兰菜 、香菇类为优先,水果中的凤梨、橘子、苹果、杨桃、柳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至于肉类则可以鸡肉、鲈鱼、鳝鱼等。
此外,少吃不好消化的食物、冰冷生饮等,才能减轻肠胃的负担,尤其是过于刺激性的食物,例如麻辣锅,也应尽量少吃。

4、仰卧起坐、按摩小腿,都可助消化
平日多做运动、按摩,可加强脾气的运作与功能,仰卧起坐就是很好的运动之一,只要在每天起床和睡前做约20~24次左右,长期下来就能看到效果。此外,也可利用按摩的方式帮助肠胃的蠕动与消化,作法为仰躺在床上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以手掌轻轻旋转按摩约10~20次,或可以按摩膻中穴与下丹田,对脾气的运作就有很大的作用。
另外,按摩小腿也是一个好方法,因为小腿集中了不少脾胃经的穴位,如足三里、阴陵泉等,只要每天睡前将小腿从上到下顺序按摩约3次,就会觉得通体舒畅。不过,千万别在吃饱时或饥饿时按压,以免损伤脾胃功能。

5、保持居住环境干爽
脾喜欢干燥不喜欢潮湿,因为太潮湿的环境会伤害脾气,使其无 常运作,尤其长夏炎热多雨,空气湿度较大,再加上流汗、淋雨或居住环境潮湿等,就会伤害阳气,反映在肌肤关节上,就会导致湿疹皮肤病变等,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建议调整为40~60%左右。
此外,为了保持体内的阳气,也不能过于避热趋凉、一直吹冷气,以防冷气病的产生;更要小心腹部著凉,以免湿气侵入脾胃,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变差。

老中医总结:脾失调的3大类型及推荐药方
消化功能失调︱脾气虚
【症状】食欲不振、吃完饭后肚子胀、大便很稀、小便不顺畅、身体浮肿、倦怠、脸色蜡黄等。
【疾病】慢性肠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肠功能障碍。
【常用中药及药方】党参、茯苓、白术;处方为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

消化机能退化︱中气下陷
【症状】眩晕、头晕、脸色泛黄、视力模糊、精神倦怠、大便很稀、频尿、吃得少等。
【疾病】子宫下垂、胃下垂、脱肛。
【常用中药及药方】黄耆、升麻、炙甘草;中药处方为升陷汤、补中益气汤。

脾脏循环功能不良︱脾不统血
【症状】脸色苍白、吃得少、容易疲倦、胸闷呼吸不顺、懒洋洋不爱说话、流鼻血、大便出血、皮肤出现紫斑、月经经血过多等。
【疾病】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能性痔疮出血、静脉出血、血友病等。
【常用中药及药方】黄耆、当归、龙眼肉;处方为归脾汤、芎归胶艾汤。
注意:中成药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2022-07-23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0:57: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5、保持居住环境干爽 脾喜欢干燥不喜欢潮湿,因为太潮湿的环境会伤害脾气,使其无 常运作,尤其长夏炎热多雨,空气湿度较大,再加上流汗、淋雨或居住环境潮湿等,就会伤害阳气,反映在肌肤关节上,就会导致湿疹皮肤病变等,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建议调整为40~60%左右。此外,为了保持体...

  • 1. 燥湿:用于湿困脾土,口淡纳减,脘闷腹胀,大便溏泄等症状。平胃散是一个常用的方剂。2. 芳化:用于湿困脾土,升降失司,脘腹胀闷,大便溏泄,腹痛呕吐,或有寒热身痛。藿香正气散、藿朴夏苓汤等方剂适用。3. 渗利:湿聚为水,溢于肌肤而肿,水走肠间而腹泻。可选用的方剂有五苓散、三...

  • 首先,情感因素对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保养脾胃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研究表明,不良情绪可导致食欲下降、腹部胀满、暖气、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绪则有益于胃肠系统的正常活动。其次,饮食调摄是保养脾胃的关键。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以素食为主,荤素搭配,以满足...

  • 3. 嘴唇无光泽:脾气亏虚者口唇淡白无光泽,甚至萎黄,而且常脱皮。解决方法是将午饭时间提前到11时,此时脾气最旺,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能力最强。而脾脏最弱的时间是19~23时,可于晚饭1小时后吃1个水果,以帮助健脾。4. 鼻翼发红:鼻翼发红常说明脾胃有热。解决方法是按摩足三里穴和内庭穴,每次5...

  • 解决方法:脾胃有热者可按摩足三里穴,每次5分钟,每天2~3次;同时配合按摩胃经的内庭穴(在足第二趾、第三趾趾缝之间)效果更佳。5、信号:黑眼圈 提示:脾胃血气浑浊。胃经是气血充沛的一条经络,眼袋的地方正是胃经的起始点,容易沉淀浊物。熬夜的人常会有黑眼圈,这正是血气浑浊的体现。解决...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