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邪”入体则百病缠身,三个经典“祛湿”药茶,解夏乏,通经脉

什么是“湿邪”?
“湿邪”是中医讲的“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之一,当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 “湿邪"就会成为致病因素。
春天以风湿为主,夏天以暑湿为先。 春季阴雨绵绵,外湿困阻脾阳,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人体就会感到疲乏、嗜睡。其实,说到“湿”,春困夏之只是小问题,如果个人体质与“湿”有关,也就是我们经常说这个人“湿”重的话,就得想办祛“湿”了。
当人体脾胃受“湿”影响时,会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若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运动减少,加上心情不舒畅,还会导致脾胃功能欠佳,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也就找上门来了。
下面给大家分享三个祛湿药茶。
药茶一,祛湿清神 养生 茶
推荐中药 :白芷
组方 :白芷2克,薄荷、甘菊、羌活、栀子各1.5克
功效 :清头目,聪耳窍,助精神。
用法 :加姜片(3片) 加茶叶少许(红茶最宜),煎服代茶饮(薄荷后下,煎5分钟),一日三次。
主治 :春困夏乏。
方解 : 本茶疗方是《医方集略》清神养营汤化裁而成。 白芷,又名香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脾、胃、大肠经,能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是中药里面祛湿的一味要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芷除了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色素在组织中过度堆积,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进而达到美容的作用,所以我们在中医美容方里经常见到它。
本茶疗方取的是白芷除湿通窍的功能;薄荷能够清新怡神,疏风散热,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甘菊味微苦、甘香,可治长期便秘,消除莫名紧张,眼睛疲劳,润肺、 养生 。
药茶二,健脾除湿 养生 茶
推荐中药 :苡仁
配方 :苡仁20克,党参12克,栀子5克,黄芪12克,茵陈10克,苍术10克,陈皮10克
功效 :清热解暑、燥湿健脾。
用法 :加姜片(3片)煎服,凉凉代茶饮,一日三次。
主治 : 腹胀、脘腹不舒,食欲不佳。
方解:春夏炎炎,南方人多容易出现湿热的症状,本茶疗方 祛湿兼有清热 的功效。苡仁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成熟果仁,因其可以像大米一样当主食一样食用。苡仁甘淡微寒,入肺、脾肾经,渗湿、健脾是其两大功能。《本草纲目》谓苡仁“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渗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作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祛湿离不开苡仁。同时,苡仁有抗癌作用,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还有降胆固醇的功效,因此,对于癌症、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皆有一定的贡献。再加上益气的黄芪、党参,除湿热的栀子、茵陈,解表祛湿的苍术,燥湿行气的陈皮,这对内“湿"体质的人群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祛病 养生 茶疗方。不过就是口感有些苦,如果喝不惯,可以略微加点白糖或者蜂蜜。应注意的是,大便干燥者、小便多者、孕妇等人群春夏不宜服用。如果有腹泻问题,还可以用炒薏米达到祛湿止泻的作用。
药茶三,祛湿解表 养生 茶
推荐中药 :藿香
配方 :藿香15克,佩兰10克,红茶5克
用法 :将红茶、藿香、佩兰放入杯中,加入200毫升沸水冲泡,加盖闷约5分钟,然后倒入杯中凉凉、调匀即可。
功效 :清暑辟浊,利湿醒脾。
主治 :湿邪感冒。
方解 :夏季闷热湿度较大,人们容易贪凉(如吹空调),因此容易感受风寒之邪。从症状上来说,虽然都有鼻塞、流涕、发热等症状,但暑湿感冒一般发热重、恶寒轻,病人一般没有寒冷的感觉,只是发热,出汗多但是不解热,还有恶心呕吐,头晕头重的感觉。中医对暑湿感冒的治疗,主要是清暑祛湿,如服用祛暑丸、暑湿感冒冲剂、藿香正气丸等。这里面的藿香大家并不陌生,本茶疗方以藿香为主药,它含芳香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广藿香醇,具有芳香健胃功能,是夏季清暑防暑、化湿解表、利湿和胃的要药。中暑感冒可用之,胃肠不调可用之,恶心呕吐可用之,暑湿泄泻亦可用之,是春夏去外湿内湿首选的药物;佩兰最好用鲜佩兰,具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的作用,可用于春夏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两药合用,可以起到清暑祛湿、防治暑湿感冒的作用。
以上药茶只能起到防病祛湿的作用,针对的只是部分问题。其实还有很多可以起到祛“湿”作用的方药,如果湿邪或者内湿较重的话,最好能在医师的指导下作系统的调理。
另外,除了药茶祛湿外,“湿”重的人春夏日常饮食应清淡,少吃辛辣油腻食物;起居上注意不要过度贪凉喜阴,避免在阴湿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时间太久。同时加强户外运动,提升阳气,也可以达到祛湿保健的作用。
2022-08-28
mcxzy 阅读 30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3:38: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而油溶性大,则是我们常说的“湿气太重”。3、损害骨节体内湿气进到骨节,与“寒”相逢,会产生湿寒,是引起发炎,造成关节痛的关键原因。4、影响代谢体内湿气太重,会导致“体内湿气黏肠”,便量增加,且有拉不干净的觉得。中医学说,“体内湿气如裹”,湿气太重会影响体细胞间的渗透性,如同一床...

  • 湿气进入关节,与“寒”相遇,会形成寒湿,是引发炎症,导致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湿气入皮下,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脂肪燃烧效率,从而导致肥胖。过多的湿气滞留在体内,加重脾运化水湿的负担,就像马车超载一样,有时甚至会影响肾的利尿功能,严重的可继发全身浮肿。湿气过重,会造成“湿气黏肠...

  • 第一个,头发没干就睡觉,很多人都喜欢在晚上洗澡,因为,洗完澡之后窝在被子里面很舒服,可有的人,却经常洗完澡它不擦干头发就睡觉,这不仅会使人容易感冒,还会使湿邪困于体内,头发没干,湿气就会大量的蒸腾,人体的头皮容易免疫力下降,而且出现了感冒,严重的会出现湿邪困皮,出现了头昏,周身无...

  • 夏天出汗本是一个散湿的重要途径,可一进到空调房间,汗给收了,该出的汗出不来,该消耗的消耗不掉,身体里势必堆满了垃圾,堆满了湿邪。有些年轻人觉得淋着雨漫步是件非常浪漫的事,不经意间湿邪也会入侵。 参考资料来源:/health.people.com.cn/n1/2017/0328/c14739-29173141.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健...

  • 1、少吃寒凉食物 寒凉食物要少吃,如果你体内有湿气,食用寒性、凉性的食物会加重体内湿气,像苦瓜、西瓜、海带、绿豆、冷饮等都是不建议吃的。甜、油腻食物也要少吃,油腻、甜食会影响脾胃的吸收,使湿气加重。为了赶走湿气,以上讲的这里几类食物尽量少吃。2、多吃薏米 说起薏米大家都非常熟悉了,...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