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是糖尿病发病主因!1穴位1茶饮养好脾经控血糖

【吴明珠(吴明珠中医诊所院长)】 告别常见病靠养脾 案例: 张先生 年龄:40岁 职业:房仲业 身高:175公分 体重:80公斤 调理重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 由于工作关系,平时都得在外头奔跑,客户约了看房子,无论早或晚都飞奔而去,因此三餐不正常,可以一整天不要吃,肚子饿时又可以吃下二个便当。我很爱喝又甜又冰的饮料,天天必备,一天少不了喝个两三杯手摇饮料。 这样的生活形态让我一度胖到一百公斤以上,几年前,突然过了三十五岁后的某一天开始,我愈来愈瘦,但我还是吃很多,暴瘦把我吓到了,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居然是糖尿病! 其实在发现糖尿病之前,就有三高的问题,于是就少喝一点酒,酒可以控制,但是,说实在话,肚子饿很难忍,尤其我们工作压力大时,吃就是最佳的减压方法,如果再不能吃,真的是人生的乐趣全都没有了。 结果吃出糖尿病来,原本以为糖尿病就得终身吃药控制,后来听朋友说,其实可以透过饮食调整及中医调理的方式,让症状减轻,甚至是恢复正常,因此,我找上吴明珠医师帮忙。 听吴明珠医师怎么说: 糖尿病、三高是现在很常见的病症。在中医来说,脾虚是糖尿病发病最大的原因,因为脾主运化的功能,当脾虚无法输送食物精华往各个器官,五脏六腑得不到养分,自然会开始虚。 得不到养分还没关系,顶多就是瘦,但偏偏吃得多,脾又不把养分送到对的器官去,该给肺的,送到胃去,该给心的,却往肠子送,不适当的养分,造成器官功能失常,常会促发糖尿病。 脾胃居于中焦,但运化功能失常时,水溼就会停留在此,溼就会生浊气,体内浊气重,人就会感到口渴口乾,所以,糖尿病患者都喝很多水。各个脏器得不到养分,总是感到饥饿,所以吃多。 再说,脾胃也是运化血气的主要器官,一旦失灵,血气不通,就会血瘀。瘀血在各个器官,会产生不同的病症,像是瘀在子宫,就会有子宫肌瘤的妇女病;瘀在脑部,则是中风;瘀在肾则是糖尿病,或是肾功能不佳,就得洗肾。所以,像是糖尿病及三高的问题,与脾胃息息相关,要想解决相关问题,得先养好脾胃,才能有好的身体。 吴明珠医师教你如何远离常见病 脾主运化,要让脾好,一定要动,绝不能以为,得了糖尿病就躺着不动,要养成固定运动习惯,一周至少三次以上,游泳、慢跑、快走皆适宜。每次都要超过三十分钟以上,才能合乎运动的要求。【吴明珠(吴明珠中医诊所院长)】 告别常见病靠养脾 案例: 张先生 年龄:40岁 职业:房仲业 身高:175公分 体重:80公斤 调理重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 由于工作关系,平时都得在外头奔跑,客户约了看房子,无论早或晚都飞奔而去,因此三餐不正常,可以一整天不要吃,肚子饿时又可以吃下二个便当。我很爱喝又甜又冰的饮料,天天必备,一天少不了喝个两三杯手摇饮料。 这样的生活形态让我一度胖到一百公斤以上,几年前,突然过了三十五岁后的某一天开始,我愈来愈瘦,但我还是吃很多,暴瘦把我吓到了,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居然是糖尿病! 其实在发现糖尿病之前,就有三高的问题,于是就少喝一点酒,酒可以控制,但是,说实在话,肚子饿很难忍,尤其我们工作压力大时,吃就是最佳的减压方法,如果再不能吃,真的是人生的乐趣全都没有了。 结果吃出糖尿病来,原本以为糖尿病就得终身吃药控制,后来听朋友说,其实可以透过饮食调整及中医调理的方式,让症状减轻,甚至是恢复正常,因此,我找上吴明珠医师帮忙。 听吴明珠医师怎么说: 糖尿病、三高是现在很常见的病症。在中医来说,脾虚是糖尿病发病最大的原因,因为脾主运化的功能,当脾虚无法输送食物精华往各个器官,五脏六腑得不到养分,自然会开始虚。 得不到养分还没关系,顶多就是瘦,但偏偏吃得多,脾又不把养分送到对的器官去,该给肺的,送到胃去,该给心的,却往肠子送,不适当的养分,造成器官功能失常,常会促发糖尿病。 脾胃居于中焦,但运化功能失常时,水溼就会停留在此,溼就会生浊气,体内浊气重,人就会感到口渴口乾,所以,糖尿病患者都喝很多水。各个脏器得不到养分,总是感到饥饿,所以吃多。 再说,脾胃也是运化血气的主要器官,一旦失灵,血气不通,就会血瘀。瘀血在各个器官,会产生不同的病症,像是瘀在子宫,就会有子宫肌瘤的妇女病;瘀在脑部,则是中风;瘀在肾则是糖尿病,或是肾功能不佳,就得洗肾。所以,像是糖尿病及三高的问题,与脾胃息息相关,要想解决相关问题,得先养好脾胃,才能有好的身体。 吴明珠医师教你如何远离常见病 脾主运化,要让脾好,一定要动,绝不能以为,得了糖尿病就躺着不动,要养成固定运动习惯,一周至少三次以上,游泳、慢跑、快走皆适宜。每次都要超过三十分钟以上,才能合乎运动的要求。 ***  漏谷穴 功效  位在脾经上的穴位,常按揉能健脾胃,利水除溼,有空时经常按压,有助促进脾经的功能。 小腿内侧,胫骨内侧缘,以四指并拢,脚踝上约八指处即为漏谷穴。 材料  玉米须1两、黄耆5钱、水1公升 做法  将材料放进锅内煮沸后,再以小火熬煮3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  益气利水、调降血糖,补脾顺气。 备注  玉米须可在中药行购得,但若能使用新鲜玉米须,效果更佳。
2022-10-27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6:23: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的脾是一个功能概念,脾主运化,显然包括胰腺之功能。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可见消渴之发病与脾关系密切。近代名医张锡纯认为消渴“其证起于中焦,是诚有理,因中焦胰病,而累及于脾也。盖胰为脾之副脏……迨至胰病累及于脾,致脾气不能散精达肺则津液少,不能通调...

  • 脾虚是糖尿病的最大病因,因为脾主运化。 没得到营养也没关系,顶多是瘦了,但是吃多了,脾没有把营养送到正确的器官,反而把营养送到肺,送到胃, 而到了心脏,却到了肠子,营养不当,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往往会导致糖尿病。

  • 糖尿病一般不是脾虚所致,因为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是属于气虚血瘀,还有可能是肾虚,肾虚则分为肾阴虚、肾阳虚。如是属于血瘀、血虚,体内能量会不足。而脾虚发生主要会有脾脏肿大现象,而且还会影响食欲,导致患者长期恶心、想吐,精神状态不佳,身体乏力且消瘦。

  • 地机穴可以提前预警糖尿病,每天按一按,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中医讲,我们人要“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在我们人身上,就有一个大地的机关。这个机关就是地机穴,它位于我们小腿胫骨内侧沿的上端。古人给穴位取名字是十分讲究的,从来不会随便乱取。中医认为,脾胃在五行属土,而土就...

  • 预防糖尿病要按的穴位 1、然谷穴——降血糖 然谷是肾经气血流经的部位。它的位置在足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前下方一块隆起的骨头,这个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每晚洗完脚用拇指用力点揉然谷,直到有明显的酸胀感为止,坚持每天按揉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2、鱼际穴——缓解烦渴 ...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