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上焦证的穴位简介

上焦证为证候名。出《温病条辨·上焦病》。是指温热之邪侵袭肺卫及陷入心包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鼻塞,咳嗽,微汗,口干,舌边尖红,脉浮数;或身热烦渴,咳嗽,气喘,汗出,口渴,苔黄,脉数甚则高热,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謇肢厥,舌质红绛。三焦辨证为温病辨证方法之一。是清·吴鞠通根据前人经验,按温热病传变情况,自上而下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阶段,并作为辨证施治的提纲。初期属上焦肺、心包病变。手太阴肺病有发热恶寒、头痛、汗出而咳等。手厥阴心包病有神昏谵语,或舌謇肢厥、舌质红绛。高热极期属中焦脾、胃病变。足阳明胃经有发热不恶寒、汗出口渴、脉大。足太阴脾病有发热不扬、体痛且重、胸闷呕恶、苔腻脉缓等。末期属下焦肝、肾病变。足少阴肾病有身热面赤、手足心热、心烦不寐、唇裂舌燥。足厥阴肝病有热深厥深、心中儋儋大动、手足蠕动、抽搐等。

详见百科词条:上焦证 [ 最后修订于2015/8/22 15:54:01 共37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2022-11-13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8:44:0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3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上焦证的方剂 2 治疗上焦证的穴位 3 治疗上焦证的中成药 4 上焦证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上焦证 1 拼音 shàng jiāo zhèng 2 注解 上焦证为证候名。出《温病条辨·上焦病》。是指温热之邪侵袭肺...

  • 三焦病为病证名,即六腑病候之一。三焦即上焦、中焦、下焦。其病有寒热虚实之分。《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诸病源候论·三焦病候》:“三焦气盛为有余,则胀气满于皮肤内,轻轻然而不牢,或小便涩,或大便难,是...

  • 功能:理气活血;安神定志。涌泉穴:功能:清脑醒神;安神定志;清热散风。治疗效果:可引导肾经虚火及上焦浊气下行,具有疏肝明目、清喉定心之功效;可降血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防止老年性手足麻木及浮肿。三阴交:功能:和气血、通经活络、健脾和胃。这些穴位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刺...

  • 3. 经脉三焦的介绍:三焦经,也称为手少阳三焦经,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它包含23个穴位,其中13个位于上肢背面,10个位于颈部、耳后以及眉毛外端。三焦经的起始穴位是关冲,结束穴位是丝竹空。4. 辨证三焦的方法:三焦辨证是中医辨证方法之一,由清代医学家吴鞠通所创立。这种辨证方法以三焦为基本...

  • 清头目 液门穴是五输穴之一的荥穴,在临牀上荥主身热,其荥穴可用来治疗热病,有清热散风的作用,适宜因外感热病导致的上火、头痛、咽喉炎、耳疾、牙齿痛等病症,尤其是风热之邪上扰头目所致的发热、头昏、头痛、目赤肿痛、多泪等症更为有效。利三焦 三焦指的是:膈以上的胸部为上焦,包括心与...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