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红豆蔻的中药鉴定要点

【导读】作为历年执业药师果实种子类中药鉴定的高频考点,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比较枯燥乏味,考点也比较杂乱,针对这一章节内容,建议考生有系统的从上而下复习,这样对知识点的复习和记忆都有不错的成效,为了帮助各位备考考生更加高效高质的进行备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发布的关于中药鉴定:红豆蔻的中药鉴定要点,希望对各位备考考生有所帮助。

【来源】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 galanga Willd.的成熟果实。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旷野的草地和灌丛。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于秋季果实变红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
【药材性状】长球形,中部略细。表面红棕色或暗红色,略皱缩,顶端有黄白色管状宿萼,基部有果梗痕。果皮薄,易破碎。种子扁圆形或三角状多面形,黑棕色或红棕色,外被黄白色膜质假果皮,胚乳灰白色。气香,味辛辣。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肺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燥湿散寒、醒脾消食。属温里药。
【临床应用】用量3~6克,煎服;或外用。用治脘腹冷痛、食积胀满、呕吐泄泻、饮酒过多。红豆蔻为末,随左右以少许搐鼻中,并掺牙取涎或加麝香,治风寒牙痛(《卫生家宝方》)。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黄酮、皂苷和脂肪酸等类成分。还含有乙酸1’-乙酰氧基胡椒酚酯、乙酸1’-乙酰氧基丁香酚酯、丁香烯环氧物、消旋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反式3,4-二甲氧基桂皮醇、1,8-桉叶素、别香橙烯、芳樟醇、橙花叔醇、香茅醇、红豆蔻醛甲、红豆蔻醛乙等。
【使用禁忌】阴虚有热者忌服。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这整理发布的关于中药鉴定:红豆蔻的中药鉴定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总的来说未来医药行业发展趋势非常可观,所以建议有意向的考生,尽早学习报考,早日成为医药行业的一员,为祖国医药行业发光发热。
2021-02-01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6:23: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临床应用】用量3~6克,煎服;或外用。用治脘腹冷痛、食积胀满、呕吐泄泻、饮酒过多。红豆蔻为末,随左右以少许搐鼻中,并掺牙取涎或加麝香,治风寒牙痛(《卫生家宝方》)。【化学成分】含挥发油、黄酮、皂苷和脂肪酸等类成分。还含有乙酸1’-乙酰氧基胡椒酚酯、乙酸1’-乙酰氧基丁香酚酯、...

  • 根茎横切面观察到表皮细胞略微切向延长,外壁增厚。皮层中的叶迹维管束众多,外韧型,且比中柱维管束大;内皮层界限清晰。中柱内散布着许多外韧型维管束,靠近内皮层处的维管束小而密集,几乎形成环状;维管束鞘纤维成环,壁厚,非木化和微木化。薄壁组织中散布着多量分泌细胞,含有黄色或红棕色的树脂状...

  • 具体来说,中药鉴定学包括三个主要方面:性状鉴定、理化鉴定和化学成分分析。性状鉴定主要通过观察药材的外观、颜色、质地等特性来进行。理化鉴定则依赖于各种仪器和技术,如显微镜、色谱仪等,通过检测药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来鉴定其真伪。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子生物学在中药鉴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 蒎烯、γ?松油烯、松油烯?4醇、肉豆蔻醚、黄樟醚、甲基丁香酚和榄香脂素。李铁林等通过对内豆蔻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检测,定性鉴别出32种化合物。综上所述,肉豆蔻是一种含有丰富化学成分的植物,其挥发油成分在药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肉豆蔻的药理作用,...

  • 再如优质天麻的鉴别要点为:“鹦哥嘴、圆盘底、扁圆体、有点环、断面角质一条线”。鹦哥嘴指质优的冬麻顶端残留的鹦嘴状芽苞而言;点环指表面的点状潜伏芽环纹。中药经验鉴别中尚有一些形象生动的形容术语,如“珍珠鳞”描述的是蛤蚧体表灰色圆形如珍珠状微凸小鳞片的特征;“罗盘纹”则形象地描述了商陆断面同心的...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