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黄帝内经·灵枢》第十篇讲的经脉路线和现代中医讲的经脉路线不同

楼上的回答垃圾太多了。。。。。。
内经作为一本较早的医学书籍 ,其中记载的内容是当时对经络路线的认识,不可避免的有一些疏漏,造纸术一样,最早的是纸是伟大的,也是不完善的,是需要改进的。在内经后的两千多年里,许多医家在实践过程中将古老的经络系统逐渐完善,到现在,虽未能尽善尽美,但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就是古今经络略有不同的原因。但是你仔细阅读内经,其实古今的路线基本是相同的,不能说不同,只是不完善而已。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2011-08-08
传统医学博大精深,经脉岂止区区血管可言。中医的治疗方法千变万化。有岂止区区针灸一概而论。现代科学不是万能的。有许多地方是十分无知的。经络当然存在,搞不懂的人以现代科学去揣摩,就好比盲人摸象,怎能体会到经脉之实质。可笑亦复可怜兮。2011-08-01
对于中医的东西不必太在意。中医代表早期人类的医学启蒙,是臆想与推测的结果,是思辨的产物,因此中医理论包含众多的谬误,但是中国人的民族特质决定了中国人可以容忍这些错误。并且为之辩解。

虚妄的民族自尊心使中医从业人员和中医爱好者相信古人早已把人类的健康问题彻底弄明白了,他们认为今人不如古人,认为现代的人学不到古代医学的精髓,这是一种故意的白痴行为2011-07-25
当然是血管啦
上面马扁钱而已 大家都是混口饭吃 不马扁怎么无限制滴拿科研经费呢2011-07-29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9:15: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该篇章中描述了人体先天之本和生命力的运行规律,其中提到了"三髓盈"、"数至十月"、"犹胎出"、"重疾去"等词语,意指人体先天之精气在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和转化。"三髓盈,数至十月,犹胎出,重疾去"这句话意指人体在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变化规律。"三髓盈...

  •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中包括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灵枢》是《黄帝内经》的组成之一,共分为81篇。下面从不同角度对《灵枢》进行解释和分析。篇数和结构:灵枢共有81篇,以讲述脏腑经络、气血运行、病因病机等内容为主。其中,第一篇为《本神》,第二至第九篇为《经脉》,第...

  • 一、《九针十二原篇第一》:此篇详细阐述了九种针法和十二个主要穴位的运用,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基础。二、《邪气脏腑篇第四》:探讨了不同邪气对人体脏腑的影响,以及如何辨别和应对。三、《寿夭刚柔篇第六》:侧重于探讨人体寿命、体质与疾病的关系,提出了养生之道。四、《管针篇第七》:深入探讨了...

  • 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的意思是:所以君主如果明智顺达,则下属也会安定正常,用这样的道理来养生,就可以使人长寿,终生不会发生重病,用来治理天下,就会使国家昌盛繁荣。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灵兰,即灵台兰室之简称,相传是古代帝王藏书之所。室之所以名兰,清·高士宗《素问...

  • 《黄帝内经》分《灵枢(shū)》和《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他三部分别为黄帝的《难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及神农的《神农本草经》。今天来聊一聊其中的“阴阳应象大论”篇:“阴阳”是中医哲学最重要的概念;对于“应象”两个字,其中“应”是...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