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艾灸用哪些穴位?

湿气重,一般脾胃最害怕,首先艾灸脾腧穴、中脘穴、足三里、以培补后天之本,力克湿气。然后熏灸大椎穴、气海穴、关元穴、肾腧穴、命门穴等,补先天之不足。2017-04-10
肾俞穴。中焦,关元穴2017-04-07
颈肩腰痛湿气重,艾灸这个穴位,升清降浊宣通气血

2021-05-02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2:47: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关元穴 此穴位于我们肚脐下方三寸左右,是一种具有良好养生强身作用的穴位。长期艾灸此穴位能有效调理气血,对补肾固精也有很好的效果。二、中脘穴 画 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线上,脐上4寸。艾灸此穴可有效缓解胃肠内各种疾病和症状,如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恶心、烧心、嗳气、头晕、耳鸣等。三、丰...

  • 湿气重常常与脾胃寒湿有关。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可以考虑艾灸中脘穴、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以及足三里等穴位。这些穴位的艾灸有助于驱散体内的寒湿。在选择艾条时,质量是关键因素之一。我个人比较倾向于使用长生鹤品牌的艾条,因为它具有较好的效果。当然,市场上还有其他品质不错的艾条品牌,可以根据个人喜...

  • 艾灸祛湿气通常可以灸以下几个部位:1、中脘穴:中脘穴是脾的募穴,水湿代谢主要由脾所管,脾虚会引起湿气停滞,导致人体出现痰湿的现象。所以应先补脾气,中脘穴是补脾气的要穴,所以可以先灸中脘穴;2、背腧穴:背腧穴里的脾俞必须要灸,灸此处祛湿气的效果比较理想;3、命门、肾俞穴:因为脾气不足...

  • 脾虚、湿气重是全身性症状,与脾胃运输功能障碍有关,在脾虚的治疗中,应该从脾经和胃经治疗。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一个穴位,艾灸足三里可以强身、健脾、祛湿,可以采用直接灸的方法,灸10-20分钟,同时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防止起泡。还有位于脾经下肢的穴位,如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等,具有祛湿功能。如果湿阻于...

  • 1.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2.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