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虚感冒有哪些中医治疗方法?

(1)阴虚感冒
[治法]滋阴解表。
[常方]葳蕤汤加减
[方义]方中以白薇清热和阴,玉竹滋阴助汗;葱白、薄荷、桔梗、豆豉疏表散风;甘草、大枣甘润和中。阴伤明显,口渴心烦者,加沙参、麦冬、黄连、天花粉清润生津除烦。
[处方]生葳蕤9克,生葱白6克,桔梗4.5克,东白薇3克,淡豆豉12克,薄荷4.5克,炙甘草1.5克,红枣2枚。
[用法]上药煎服,分温再服。
[加减]若心烦口渴甚者,可加黄连、竹叶、天花粉;若咳嗽咽干,咯痰不爽,加牛蒡子、射干、瓜蒌皮;若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加鲜茅根、生蒲黄、藕节;若大便干燥,加生地、玄参。
(2)阳虚感冒
[治法]助阳解表,宣肺止咳
[常方]麻黄附子细辛汤
[方义]以附子温少阴之经,以麻黄散太阳之寒而发汗,以细辛肾经表药,联属其间,是汗剂之重者。
[处方]麻黄50克(去节),细辛20克,附子1枚(炮去皮破8片)
[用法]上三味以水1000亳升。先煮麻黄减200毫升。去上沫。纳药煮取300亳升。去滓温服100毫升,日三服。
[加减]若咳嗽痰多,加杏仁、半夏。
(3)气虚感冒
[治法]益气解表,调和营卫。
[常方]参苏饮加减
[方义]药物以人参、茯苓、甘草益气以祛邪;苏叶、葛根疏风解表;半夏、陈皮、桔梗、前胡宣肺理气、化痰止咳;木香、枳壳理气调中;姜、枣调和营卫。
[处方]人参10克、紫苏15克、葛根15克、前胡12克、姜半夏10克、云苓15克、陈皮10克、桔梗10克、枳壳10克、木香10克、甘草6克、大枣4枚。
[用法]上药煎服,水2盅,生姜3片,煎1盅,不拘时服。
[加减]表虚自汗者,加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气虚甚而表症轻者,可用补中益气汤益气解表。凡气虚易于感冒者,可常服玉屏风散,增强固表卫外功能,以防感冒。
(4)血虚感冒
[治法]养血解表,疏风散寒。
[常方]七味饮
[方义]葱白七味饮系补血药与辛温解表药并用,故为治血虚外受风寒症之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头痛身热、恶寒无汗兼见血虚或失血病史为主要依据。
[处方]葱白(连根切)9克,干葛(切)9克,新豉(绵裹)6克,生姜(切)6克,生麦门冬(去心)9克,干地黄六9克。
[用法]劳水800毫升,以勺扬之100毫升。上药用劳水煎之三分减二,去渣,分3次温服,相去行八九里。如觉欲汗,渐渐覆之。
[加减]若口渴咽干,加天花粉、芦根;若热重,加银花、连翘、黄芩;如恶寒较重,可酌加苏叶、荆芥;若出血未止,可酌加阿胶珠、藕节、茅根、白及之类;胃纳不佳,可加陈皮理气健胃,使药症尽合。
2020-01-01
感冒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有许多种。由于中成药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但临床实践证明,如果中成药选用不当,也可延误病情。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型感冒和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四种类型。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2020-01-04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4:36: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血虚感冒多见于素体血虚和产后、失血之人。治疗时,应养血解表、疏风散寒,可选用葱白七味饮、荆防四物汤等方剂。这些药物能够滋补血液,解表散寒,缓解感冒症状。四、阴虚感冒 阴虚感冒多见于素体阴虚或病后失养之人。治疗时,应滋阴解表、疏风宣肺,可选用加减葳蕤汤等方剂。这些药物能够滋养阴液,解...

  • 治疗可选择加减葳蕤汤或参麦薄荷汤,前者益气养阴、疏风解表,后者则益气养阴、疏风清热。痊愈后,体虚感冒患者应通过补益脾肺之气的药品或药膳进行调理,如玉屏风颗粒,其含黄芪、白术等,具有固表和解表功效。黄芪粥也是一种常见调理方法,以黄芪、大枣和粳米为原料,每日分两次食用。

  • 方选参苏饮、人参败毒散化裁。基本方党参15克,苏叶10克,柴胡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半夏10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葛根10克,山豆根10克,生甘草6克。恶寒甚,加羌活咳嗽,重用半夏,加前胡头痛加白芷、川芎咽干痛加夏枯草、山豆根自汗加黄芪、浮小麦。平时可服玉屏风散。二、阳虚感冒症见...

  • 感冒时,特别是体质虚弱易复发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中医治疗 补中益气汤:适用于体虚感冒者,此方能调理脾胃之气,增强人体正气,从而增强抵抗力。组成为黄芪、甘草炙、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苏叶、防风等,水煎服,日2-3次。但需注意,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

  • 体虚感冒可以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体虚感冒一般最常见的是气虚感冒和阴虚感冒,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气虚感冒:可以用参苏饮加减益气解表,常见的症状是怕冷比较严重,还会伴有发热无汗、头痛,全身酸楚、疼痛,咳嗽无力、咳白痰。平常就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的症状,容易出现反复感冒,舌淡红、苔薄白、脉...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