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入门必背口诀

中医辨证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精津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等。其中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

1、表寒证: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 证: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谱口渴喜饮凉。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 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纳少便湾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 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便清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证: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登高而歌或请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证: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 上热下寒):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口舌生疮咽肿痛。腹痛便唐紧相连。
9、上赛下热:上寒胃院拘急痛,呕吐清水唠逆急。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唐四肢凉。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清稀。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

2023-03-24
mcxzy 阅读 429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1:37: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表寒证: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 证: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谱口渴喜饮凉。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 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

  • 中医八纲辨证口诀大全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者,称为“八纲”。在临床上,运用这八个纲进行辨证,叫“八纲辨证”。各种疾病出现的症状虽然错综复杂,都可用八纲进行分析、归纳,以探求疾病的属性,病变的部位、病势的轻重,个体反应的强弱,从而作出判断,为临床诊断和施治提供依据。阴...

  • 中医八纲辨证口诀简洁明了地概括了中医辨证的精髓:“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通过这八个纲进行辨证,可分析疾病的属性、病变部位及病势轻重。其中,阴阳是核心,统领其他六纲。而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则构成四对矛盾,既相对又相互联系,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例如,表证可分为表寒...

  • “中医八纲”是指中医理论中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核心,进行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对病人进行初步诊断后,会结合人体正气的盛衰、病邪的性质及疾病所在的部位深浅,综合分析并归纳为这八类症状。其中,阴、阳为总纲,统领其他六证。八纲辨证是中医师...

  • 八类证候也不是相互独立,而是彼此错杂,互为交叉,体现出复杂的临床表现。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的表里病位和虚实寒热性质往往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化。7. 八纲辨证的口诀是什么?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者,称为“八纲”。在临床上,运用这八个纲进行辨证,叫“八纲辨证”。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