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必灸的一个穴位!

此文章转自:长生鹤艾条

  有一个奇妙的穴位,多数人极少关注它,不过它却对小孩子特别好,可以说小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它!

  它就是身柱穴!

  身柱,身就不用说了,我们重点了解一下这个“柱”字,柱在古代是指楹柱,就是在房子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房屋的支柱倒塌了,房子还能完好无损地在那里为我们遮风挡雨吗?

  身柱在人体中的位置也是这样的,它在后背两个肩胛骨的中间,上接头部,下面和腰背相连,就像一个承上启下的支柱一样。我们在说一个人负担重的时候,总喜欢说他“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其实就是突出他在家里的重要性。身柱也就是我们人体的“顶梁柱”,要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能好好地工作,不出问题,一定要照顾好身柱穴。

  日本人对身柱推崇有加,称之为“小儿百病之灸点”,意思就是说灸身柱穴对小儿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早在1938年,日本针灸学家代田文志就曾为长野县的小学生集体灸身柱穴,这些身体虚弱、动辄感冒、消化不良的孩子,一个多月以后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半年之后基本都痊愈了。这事当时在日本引起了轰动,以至于日本很多小学都效法施行。

  其实,身柱能治疗的疾病很多,如脑力不足出现的眩晕、肺气不足产生的哮喘、脾气虚弱导致的下陷脱肛等,都属于正气先虚,督脉的阳气无法上升所致。在治疗上,最重要的就是扶正祛邪,补足正气。

  所以,显而易见的,这个穴最大的作用就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抵抗力。我们说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孩子,更要注意这个穴。除了像日本人那样艾灸之外,按摩刺激的效果也很好。

  年轻的妈妈在睡前时常给孩子揉一揉,不仅可以免去孩子吃药打针的痛,还能让孩子深深体会到妈妈的拳拳爱意,对于心理的健康也是无法估量的。由于穴位在背后,按摩的时候有可能不太好着力,可以拿一枚圆圆的硬币,用硬币的边缘在身柱穴处上下滑动按摩。

  而年轻人如果能时常给老人按摩的话,那更是给老人饱经风霜的心灵带来无限慰藉。“夕阳无限好,黄昏景更佳。”这份“景”很多时候是需要年轻人去营造,去为亲人精心布置的。

  长生鹤教你这样来找穴:

  从大椎往下开始就是胸椎,第一个突起的点,我们称之为第一胸椎棘突,再往下数三个,在第三胸椎棘下面的凹陷处就是身柱穴所在位置。

  小儿艾灸竟然有这么多好处

  1.温经散寒,行气活血

  这是艾灸非常擅长的,我们常常用来调理各种气血瘀滞,受寒等等。现代书籍认为艾灸等调治400多种病,但是古人认为艾灸无病不治。

  已故的灸法大师周楣生老先生,在《灸绳》一书中写道,把灸法用的非常出神入化,包括刘翔的运动损伤,他认为在运动损伤这块,用艾灸的行气活血,效果会特别好。

  小孩崴脚,灸两次,就完全好了。还有些胳膊脱臼了,接好后,对着两侧灸一灸,一般灸完一次就不喊疼了。温经散寒,像感冒、受凉都可以用。

  2.补脾益肾,扶阳固本

  小孩出生时是0,相当于是冬天,3个月相当于春天,6个月是在火的位置,开始是水,后是木,再是火,到火的位置时,由于火可以生土,此时脾胃开始动起来了,能够消化五谷了,所以我们古人一直提倡等孩子到6个月时喂食谷物。

  很多孩子在过早的喂食辅食时,伤了脾胃,因为他没有这个火力来化食物,尤其若您身边有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去告诉他,多给孩子去灸灸胃,灸灸合谷穴,把过去伤了的脾胃,慢慢给补回来。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艾灸最大的功能是扶补阳气,主要是扶脾肾的阳气。肾是先天之本,它主管我们生长、生殖和发育,管着我们的生老病死,脾胃就是我们的粮库。所以我们需要扶补先天后天之阳气。

  3.清热泻火,消肿散结

  孙思邈的医案中记载着用灸法给小孩清热。 我们知道孩子受寒就会发烧,发烧是我们身体的本能,用发热的方法来驱逐我们身体受到的寒气。

  我们的手被门夹了,你会发现你的手会特别的烧灼,这是你身体用热把你的气血都调过来去修补你创口。此时我们借助艾火的力量,节省你身体的能量。

  所以我们清热泻火用的最多的就是发烧的孩子、还有急性扁桃腺、腮腺炎、手足口病、反复高烧不退的孩子,用灸法特别好。

  消肿散结的作用非常大,像风湿、小儿腮腺炎、扁桃腺等等就是运用艾的这种作用。

  4.祛风解表,去湿逐寒

  冬天和春天是特别容易伤风的时候,孩子容易流鼻涕、打喷嚏,这时候你就灸一会,大概10几分钟,孩子的鼻涕就流出来了,你就会看到他脸就红扑扑的,手也暖了。

  湿气夏天最多,夏天的时候很多孩子长湿疹,吃寒冷的饮食,伤了脾,造成脾不运化,形成的湿,也要用艾灸,效果好,见效快,孩子也无痛苦。

  小儿艾灸保健的几个主要穴位

  小儿艾灸保健的好处: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缩短病程;减少用药;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胃肠功能;改善心肺功能。

  1、身柱

  身柱灸之可通阳理气、祛风退热、清心宁神、降逆止咳和调理脾胃、促进疲劳恢复的作用,是临床健全神经系统、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和小儿诸症的灸治主穴。

  对于后背经常冷、痛,后背单薄,经常容易伤风感冒,容易见风流泪,就单一个身柱穴,每次10来分钟,可以解决他的问题。

  我们常用于:婴儿消化不良、吐乳、小儿泄泻、腹胀、食欲不振、精神委靡、夜不安神、夜啼、感冒、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肺结核、哮喘、惊风、发育不良等

  2、神阙

  神阙就是肚脐眼,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是人的神气出入的门户。艾灸神阙可以调理一切虚损,虚弱的症状。对于先天后天不足的孩子,艾灸神阙是非常有效舒适的保健方法。

  小孩要保持肚脐不要受凉,肚脐受凉会引起腹痛。因为这里是生命的原动力。

  我们给孩子灸肚脐,尤其是脾胃不好的小孩,你摸上去他肚脐这边有许多咕噜的、不清爽,还有就是肚脐这边就一层皮,底下是没有肉肉的。这就是脾特别虚的孩子,我们经常保暖肚脐经常灸一灸。

  古代对于夜尿、神气弱、怕黑、容易受到惊吓的孩子可以将盐放在肚脐里垫上姜片,用艾去灸。还有些拉肚子、便秘、疳积的小孩都可以用灸肚脐的方法。我们现在可以悬灸肚脐,来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治疗保健。

  3、公孙

  尤其是那些不爱吃饭的小孩或者吃完容易腹胀、好咳嗽的孩子,家长可以灸也可以用手去推这个穴位,从脚趾往脚跟的方向去推,去搓的热热的。这个穴位对改善孩子脾虚、食积有非常好的作用。

  艾灸有个好处,穴位不用特别精确,它本身就是灸一片区域,只要不离开经络,叫“离穴不离经”,它都起作用。并且公孙穴是个大穴,是个非常重要的穴位。2022-06-15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13 09:44: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我们身上有一个穴位叫——大椎穴,这个穴位,在日常养育孩子中特别要注意到。因为大椎穴是人体督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任督二脉是人体气血的两个最大的通道。督脉在人体背面,有统率和督促人体全身阳气的作用。而全身的阳经都会汇聚在大椎这个穴位处,手三阳和足三阳都有支脉经过大椎,所以大椎穴号称阳中...

  • 肺俞穴位于背部,是肝脏之气的主要穴位。艾灸肺俞穴可以增强正气,防止邪气侵袭。使用艾条在此穴位进行5至10分钟的艾灸,但具体时长需根据孩子发烧的情况灵活调整。风门穴的艾灸具有祛风寒的作用,可治疗由风疾引起的发热症状。完成艾灸后,患者应饮用大量温开水,并注意在8小时内避免接触凉水,以防影响疗效。

  • 如果小孩怕冷,或者着凉了,我们可以通过刺激大椎穴来,帮助人体振奋阳气,抵御外邪,预防和治疗感冒,尤其是后背经常感觉冷的孩子,家长可以试试艾灸大椎穴。大椎穴是阳气很足的穴位,所以按摩、艾灸等可以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比如孩子不适合做全身艾熏,那么做了小腹艾熏,为了达到阴阳...

  • 肚脐,位于腹部正**凹陷处,是新生儿脐带脱落后,所遗留下来的一个生命根蒂组织,属于中医经络系统中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神阙穴。神阙穴是全身361个穴位中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但此穴可灸不可针。小孩艾灸肚脐眼的功效 1、调理脾胃 艾灸肚脐可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浊阴下降,以健脾止泻,...

  • 2. 很多家长在为孩子的身高烦恼,尝试了各种方法,如增高鞋、增高药、运动、营养补充等,但效果并不明显。实际上,经常艾灸一个穴位可以促进孩子长则大高,那就是身柱穴。3. 身柱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被誉为“孙庆竖小儿百病之灸点”,有补益肺气、止咳平喘、温化痰湿、健脑益智、防病强身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