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是

基本特点如下解释:
辨证论治一词,由清代旴江名医陈当务于1763年在所著《证治要义》医籍中首此提出。自古以来,旴江医家临证最重辨证论治,辨证活泼,随机择法,善于变通,论治精巧,灵活处置,颇具特色,最具代表性医家当属陈当务。

陈氏对辨证论治心有独钟,根基仲景《伤寒论》之学,汲取古今107位名医辨治精髓,尤其是江西旴江医派历代大家如晋代葛洪,宋代陈自明、崔嘉彦、严用和,元代危亦林、萨谦斋、杜清碧,明代龚信、陈会、刘瑾、朱权、万全、聂尚恒,清代喻嘉言等临证辨治经验。
融会贯通,独有心得,其论著《证治要义》充分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正如当代学者陈永灿指出:“陈当务……首倡并论述‘辨证论治’要义,正是其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巨大贡献。陈氏不仅首次提出‘辨证论治’一词,更重要的是,他还对‘辨证论治’的基本内涵有具体而深刻的论述。

陈当务《证治要义》(撰成1763年,刊出于1775年)医籍中首次提出“辨证论治”一词。陈氏云:“本集前后共计三百八十七方。因古人一方可治数十病,而一病又兼数方,难以重复,故另汇于此。以仲景公之方列前,诸名医之方列后。
凡集中辨证论治,旁边有厶角圈者,即是药方,细心查之自见”,并且陈氏对“辨证论治”的基本内涵做了具体而深刻的论述。此后,清代章虚谷《医门棒喝》(撰成于1825年)亦用了“辨证论治”一词;直至20世纪50年代任应秋开始倡导“辨证论治”。
并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体系给予了全面阐述,从此“辨证论治”一词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逐渐成为具有规范内涵的中医名词术语。陈当务临证注重辨证论治,重视实践,博采众长,治学严谨,知行合一,《证治要义》体现其辨证论治一以贯之的学术思想。
《证治要义》共10卷,约15万余言,内容翔实,理法兼备,论述平妥,切合临床。陈当务不只是首次提出“辨证论治”一词,更重要的是他还对“辨证论治”的基本内涵有着具体而深刻的论述。
从首卷即“辨证”和次卷即“论治”的编排中,就可以看出陈当务极其重视“辨证论治”并一以贯之。陈氏更是在书首“凡例”中明确表明:“是集分为十卷,首二卷辨明证候虚实,以为医学提纲。” 陈氏对诸科病症辨治甚俱特色,临证之时,先“辨证”再“论治”。
针对每一疾病皆设有“证治”“集古”“新方”,并且还有自己临床常用方,“叙明致病缘由,及病成而变之理”“总要理路明白,药证相对”。此即是重视辨证论治之明证。陈当务注重对仲景学说的传承和运用,并有所发挥。主张辨证论治,善于变通,重视实践,突出实效。
做到知行合一。临证辨证论治颇具特色,所载方药简便效捷,切合实际。陈氏的辨证论治思想及临证经验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整理总结陈氏的辨证论治思想和经验亦对当今临床思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深究。
2023-02-28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4-09-20 19:52:4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