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中药前期的小知识

1.怎么吃药最有效 服药的小常识
1.服药跟饭点很多人简单地把“饭前”理解成“吃正餐以前”,零食、水果等都不算。

其实,但凡肚子里有了食物,就算是“饭后”了。是由于食物会影响药物吸收。

注明饭后或餐时服用,多是因为此类药物对消化道有 *** ,食物或可减轻这种不适,或其中含有的脂类物质能促进药物吸收。一般饭前指的是在饭前半小时至1小时,空腹指的是进餐2—4小时后。

服药频率多为一天一次至一天三次,老百姓常把“一日三次”简单地等同于跟着三顿饭走。其实,一天服药几次,多长时间服一次,是药学家根据24小时内血液中药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制订出来的。

徐燕侠指出,如果服药为“一日三次”,应每隔8小时服一次;若一日两次,应每隔12小时服一次。考虑到多数人的作息习惯,一日三次可以安排在早上7点,下午2点—3点,晚上10点;一日两次则应该安排在早上7点和晚上7点。
2.怎样熬中药
熬制器具的选择不同的中药在熬制的过程中有所不同。如果是需要长期服用中药,最好使用陶器、砂器。如果条件不允许或者不想购买砂锅,使用不锈钢制品也是可以的,但是相比陶器和砂器的熬制效果会稍差一些。熬制前的浸泡在煎药前最好将药品浸泡30~60分钟,稍微再长点时间也可以,但不可太久,若浸泡时间太久,煮的是时间。泰兴市皮防院中西医结合科印利华

熬制器具的选择

不同的中药在熬制的过程中有所不同。

如果是需要长期服用中药,最好使用陶器、砂器。

如果条件不允许或者不想购买砂锅,使用不锈钢制品也是可以的,但是相比陶器和砂器的熬制效果会稍差一些。

熬制前的浸泡

在煎药前最好将药品浸泡30~60分钟,稍微再长点时间也可以,但不可太久,若浸泡时间太久,煮的是时间可相对缩短一点。赶时间的话可以略去这一步。

浸泡的水最好是凉开水,也可以是自来水,凉开水好的原因是:自来水中含有漂白粉,即有大量的氯元素,这样浸泡后熬制会对中药的药效造成影响。如果这两种水都没有,那么放置一段时间的自来水或者纯净水也可以替代。当然,如果有天然或者水质较好的井水或者泉水是最好的。

浸泡的加水量和第一煎的加水量

浸泡后,直接开始头煎就可以,若略去了浸泡这一步,直接进行头煎,头煎的加水量应与浸泡的加水量相同,且应在加好水后,将锅底擦干,再放在火上熬制。

一般的煎药常识上会说加水量为超过药面3-5厘米,但是大家可想而知,如果煎药器具的大小不同,那么3-5厘米的水量是大不相同的,一般量的药,可以参考一个加水量:600毫升-750毫升,大约相当于一般大小饮料瓶的一瓶再多些。

一煎/头煎和二煎的煎煮时间

一般在拿到药后医生都会大概讲解煎药的时间,病人也应该已经清楚自己的药属于哪一类,下面有针对的描述不同类药的煎煮时间

注意煎煮的时间都是从药液煮沸后开始计算

解表类药:

头煎需10-15分钟,二煎需10分钟左右;

一般类药:

头煎需20-25分钟,二煎需15-20分钟;

滋补类药:

头煎需40-50分钟,二煎需25-30分钟。

重要注意事项

---千万不可使用铁、铝、铜等器具熬制,实在没有合适器具时,电饭锅也可以,但是微波炉不可以。

---由于使用陶器或者砂器进行头煎时,刚放到火上的器具与猛火之间的温差很大,可能会导致炸锅,所以要将器具的底部完全擦干,先开中火,待器具加热后再开至大火为好。

---切记熬糊的中药是不能喝的
3.治疗初期感冒的中药小药方有哪些呢
1、风寒感冒 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咽痒、咳嗽、痰清稀色白、恶寒、无汗、头痛、肢节酸痛等症状,可能是风寒感冒引起的,应采取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方法。

推荐的流感预防方为:生姜,大枣,水煎服。适合于风寒感冒症状极轻时使用。

如果症状明显,大家还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含紫苏叶、葱白、生姜、防风等药物的中成药。 2、风热感冒 如果自觉发热明显(体温不一定升高)、稍感恶寒、头痛、鼻塞流浊涕、口干口渴、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黏稠等症状,可能是风热感冒;应采取辛凉解表,清肺透邪的方法。

此时可选用此小药方:金莲花、薄荷、生甘草,代茶饮。症状稍重时可选用含有连翘、板蓝根、淡竹叶、薄荷、牛蒡子,芦根、黄芩、生石膏等药物的中成药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假如感冒时体温超过38C,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等症状明显,出现严重咳嗽、甚至引起胸痛;或者在感冒时,自己服药3天仍效果不佳,也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甚至引起其他疾病。
4.家庭常用中医小常识
减肥:

动作1:坐在椅子上,双腿弯曲膝盖并拢,脚尖绷直,双手环抱小腿,额头放在膝盖上,保持自然的呼吸,肩膀放松。

动作2:双脚脚尖勾回,双手握着脚尖。使脚尖尽量向回拉。尽量放松您的脚踝。

动作3:双腿并拢,俯身向下,将胸、腰、腹贴在大腿上,双手环抱小腿。

动作4:吸气双腿向前伸直,呼气双手向前尽量推,脚尖绷直,保持自然呼吸10—15秒。

功效:促进下半身血液循环,调节脊椎神经,活化经络,恢复肌肉的弹性与活力。

练习秘诀:做动作3和动作4的时候,为了防止椅子的滑动,可以把椅子靠着墙壁。而且椅子的高度一定要适当。如果您做不到让胸部去贴腿部,那可以慢慢来。

美白 祛痘:

只要是绿色的蔬菜,来者不拒,吃豆腐,水果不断,吃得最多的还是苹果、弥猴桃、西红柿。土豆不要吃多了,那个东西容易使皮肤变黑,芹菜也是的,好像是感光食物吧,吃后晒太阳了,容易使黑色素沉着,还有柠檬和木瓜也是的。

然后是喝的水了,晚都是要喝一杯蜂蜜(汪氏的)和珍珠粉(洞庭水殖的)泡的水,然后在办公室就喝的薏米茶(在超市里买的薏米,有家里炒熟后泡茶).

再来就是护肤品了,如果你的年级不大,我建议你还不要用那些大牌,国产的佰草集不错,那个新七白面膜我就在用,效果还是很好的,不过用了一个多月才见效。但在很多坛子里听MM说过,立竿见影的美白产品是对皮肤有副作用的,所以,我就认为这个中药的面膜对皮肤应该没害吧。还有,这个面膜还被评了一个什么奖,忘记了。搭配佰草集的洗面奶,我觉得我的皮肤还是很舒服的,最主要的是价格也不贵。另外我还自制面膜,用蜂蜜和珍珠粉加蛋清调和的,敷在脸上粘粘的,还有点效果吧,痘痘少了很多,皮肤也嫩了不少

生发护发:

1.宜多吃含硫蛋白质:鸡蛋、牛奶、瘦肉、豆类、鱼贝、酵母等。

2.宜多食蔬菜、水果:内含有许多构成发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3.宜多食维生素B6、E:维生素B6及E有预防白发和促进头发生长的作用,例如麦片、花生、豆类、香蕉、酵母、蜂蜜、蛋类及猪肝。
5.中药医学常识 应该包括什么
中医基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阴阳五行,经脉分布,气血津液,三焦,五脏六腑

中医诊断:望(神态五官,舌),闻,问,切,八纲辨证(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病性辨证(六淫,气血,津液,情志),脏腑辨证(肝,心,脾,肺,肾;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女子胞),六经辨证(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上,中,下)

中药:解表药(发散风寒,发散风热),清热药(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虚热),泻下药(攻下,润下,峻下逐水),祛风湿药(祛风寒湿,祛风湿热,祛风湿强筋骨),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凉血止血,化淤止血,收敛止血,温经止血),活血化瘀药(活血止痛,活血调经,活血疗伤,破血消稹),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清化热痰,止咳平喘),安神药(重镇安神,养心安神),平肝熄风药,开窍药,补虚药(补气,补阳,补血,补阴),收涩药(固表止汗,敛肺涩肠,固精缩尿止带),涌吐药,攻毒杀虫止痒药,拔毒化腐生肌药

方剂:解表剂(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泻下剂(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和解剂(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清热剂(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祛暑剂(祛暑解表,祛暑清热,祛暑益气),温里剂(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表里双解(解表清里,解表温里,解表攻里),补益剂(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并补),固涩剂(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安神剂(重镇安神,补养安神,交通心肾),开窍剂(凉开,温开),理气剂(行气,降气),理血剂(活血祛瘀,止血),治风剂(疏散外风,平熄内风),治燥剂(轻宣外燥,滋润内燥),祛湿剂(化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祛痰剂(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治风化痰),消导化积剂(消食导滞,消稹化积),驱虫剂,涌吐剂,治疡剂(散结消痈,拖里透脓,补虚敛疮)
6.中药服用的时间是怎么样的,饭前服用还是饭后服用
不知道你是什么病?不同的病症服药方法是不同的。

常见的有以下服用方法:(1)空腹服:清晨空腹时,胃及十二指肠均无食物,此时服药避免与食物相混合,能迅速进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故俊下逐水药,攻积导滞药,驱虫药均适宜空腹服。(2)饭前服:饭前胃空虚,有利于药物迅速进入小肠消化吸收,故多数药特别是补药和治疗胃肠疾病的药物都宜饭前服用。

(3)饭后服: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可以减少药物对胃的 *** ,故消食健胃药或对胃肠有 *** 的药物宜饭后服。(4)睡前服:安神药宜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以便安眠;涩精至遗药宜在临睡时服,以便治疗梦遗滑精;缓下剂宜在睡时服,以便翌日清晨排便。

(5)定时服:有些病定时而发,只有发病前某时服才能见效,如截疟药应在发前2小时服。(6)不拘时服:病情急险,则当不拘时服。
7.中医养生健康小知识
医养生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

以下是有关中医养生知识的三字经:­

勤学习,勤思考,勤梳头,可健脑。­

勤洗脸,容颜俏,勤洗澡,肤病消。­

勤运指,可益智,勤运目,视力好。­

勤走路,腿脚灵,勤交谈,舌灵巧。­

勤鼓耳,听力健, *** 腹,消化好。­

勤刷牙,防龋齿,勤叩齿,牙固牢。­

勤咽唾,保健液,足常摩,心肾好。­

衣与被,勤洗晒,讲卫生,疾病少。­

亲友间,勤交往,常聊天,少烦恼。­

勤养神,精神好,勤运动,抗衰老。­

勤体检,防疾病,都做到,健康保­。

­

失眠时,9-11点喝杯冬瓜汁+酸枣粉。

睡觉前吃白萝卜补肾。

早调心肺,晚调肝肾,常调脾胃。

早上做搓手护眼运动,晚上做擦背护肾运动。2022-11-21
喝中药前期的小知识
喝中药是我们常见的保健方式之一,但在喝中药前,有一些小知识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中药对温度有着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中药的温度最好控制在0.9℃左右,这是因为0.9℃是中药最适宜的温度范围。
为什么要控制中药的温度呢?这是因为中药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发挥出不同的功效。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影响中药中有效成分的释放和吸收,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所以,在冲泡中药时,我们应该注意控制好水温,确保达到最佳效果。
那么如何控制中药的温度呢?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温度计。将适量的水煮沸后,放凉至约0.9℃左右,并用温度计测量确认。如果没有温度计,也可以通过触摸水杯壁感受水温来判断。当杯壁感觉微凉时,一般可以认为水温接近了0.9℃。
在冲泡中药时,我们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容器。最好选用陶瓷或玻璃等材质的容器,避免使用金属容器,因为金属会影响中药的温度,甚至对中药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冲泡中药前,还需要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和卫生。选择一个干净的工作台或桌面进行操作,使用洁净的器皿和工具。这样可以避免杂质和细菌的污染,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
在喝中药前期,我们也要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对中药的适应性。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中药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如果有任何不适或过敏反应出现,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在喝中药前期,了解一些小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控制好中药的温度、选择合适的容器、保持环境清洁和了解自身身体状况,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方面。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2023-07-25
mcxzy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4-11-17 00:33: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忌口2、喝药的时间3、中药的量4、中药一般一个疗程为六天5、在喝药期间一定要多运动

  • 一般中草药是二煎二服,但如果是补益药,由于药味厚,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可三煎兑到一起分三次喝.如果时间充足,单煎单喝也行,不影响药效的.如果喝不下去因药味,也可小口频服.煎药最好的是砂锅,没有用糖瓷的也行.铝,铁,铜都不能用,易产生化学反映.

  • 忌生冷辛辣、油腻,有时还要忌酸,生冷指生的水果、冷饮。也指寒性食物香蕉等。辛辣是指辣味食物,如川菜、火锅、胡椒等。消炎类中药忌食桂园,虾等带热的食物。中药要趁热喝,饭后一个半小时喝,忌空腹喝伤胃。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