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病人的肌张力过高,可以用以下几个穴位缓解,针灸,点穴位,拔罐都可以,你可以针对病人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过穴位可一定要找准呀,祝病人早日康复!!! 由于神经技能发生障碍,身体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运动能力(比喻机构涣散);不能正常进行工作。偏瘫是指随意动作的减退或消失,临床上将偏瘫分为功能性偏瘫和器质性偏瘫两类。前者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偏瘫。器质性偏瘫按照病变的解剖部位可分为上运动神经元偏瘫、下运动神经元偏瘫和肌病偏瘫,点穴位或者针灸可以使偏瘫病人恢复肢体的部分功能。一 肾俞 穴近肾脏,为神经经气转输之处,主治肾脏疾患,故名肾俞。位置: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之。主治: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遗精、腰痛、月经不调、耳聋、耳鸣、白带等。二 环跳 “环”指环曲;“跳”指跳跃。即跳跃时足跟可以抵触本穴,另外点按此穴患者跳跃如常,故名环跳。位置:位于大转子前上缘与骨裂孔连线外三分之一与内三分之二交界处。主治:瘫痪、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腰胯痛、膝胫痛。三 丰隆 “丰”有大的意思;“隆”有盛的意思。为谷气隆盛之脉,该穴属胃经的“络”穴,从此别走脾经,该穴处肌肉丰满隆盛,故名丰隆。位置:外踝上八寸,即犊鼻穴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主治:热病、咳嗽、瘫痪、胸闷、眩晕、下肢瘫痪、膝胫酸痛。四 委中 “委”委屈也,“中”中间,即曲屈膝关节在腘窝正中凹陷处,故名委中。位置:膝盖后方褶皱的正中央位置,触摸时可以感觉到脉搏的跳动。主治:瘫痪、腰痛、下肢麻痹、半身不遂、小便不利、腰腿牵痛、腹痛。五(悬钟)绝骨 “悬”指挂的意思。古代孩子舞蹈时此处悬挂带响的钟形铃,故名悬钟。绝骨是因为腓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之间形成凹陷。好似断绝成沟,故又名绝骨。位置:位于外踝尖直上三寸,腓骨后缘。主治:下肢麻痹、瘫痪、胸腹胀满、脚气、消化不良、偏头疼、项强。六 阳陵泉 “阳”指外侧面;“陵”指高处,相当腓骨小头部,“泉”指腓骨小头前下方小凹陷,故名阳陵泉。位置: 位于膝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主治:胸胁痛、瘫痪、胆道蛔虫症、肝胆疾患、口苦、坐骨神经痛、下肢疼痛、肩痛、下肢麻痹、胃痛、落枕。七 三阴交 指脾经、肾经、肝经三条足三阴经的交会处,故名三阴交。位置:内踝上三寸(四横指),胫骨的后缘。主治:瘫痪、荨麻疹、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下肢痿痹。肠胃病:腹胀、肠鸣、消化不良、泄泻、脾胃虚弱。妇科病:月经不调、痛经、催产、崩漏、带下、不孕。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小便不利、遗精、阳萎、遗尿、阴部肿痛。八 阴陵泉 突起为“陵”,该穴属脾经“合水”位于膝下内侧。脾为阴中之阴,膝高突起似陵,水出于其下凹陷的泉,故名阴陵泉。位置:位于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主治:瘫痪、腹痛、腹泻、水肿、消化不良、小便失禁、遗精、月经不调。2013-10-14
偏瘫病人肌张力过高!怎样用针灸缓解!取那些穴位?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1、偏瘫侧疼痛:如肩关节出现疼痛时,可针灸健侧,进行膝关节的缪刺法、巨刺法治疗。因为疼痛部位在健侧有相对的有反应点,针很久此处可以治疗肩关节的疼痛;2、患侧肌张力过高:若患侧肌张力过高时,进行健侧的针灸治疗,可有效患侧的肌张力。但若需提高局部的肌肉力量,则应针灸患侧。偏瘫是脑血管...
针灸治疗偏瘫的效果很好,目前对于偏瘫患者,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办法,可以给予患者针灸配合康复治疗。特别是脑血管疾病患者过了急性期,仍然遗留患侧肢体偏瘫,主要给患者进行针灸以及康复锻炼,针灸是根据患者的状况采取强身健体以及缓解肌肉痉挛的穴位,常用的有足三里、曲池等穴位,同时配合降低肌张力的治疗,...
很多医家根据中风偏瘫痉挛的特点,将其与中医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多种抗痉挛的针刺方法,如:泻阴补阳法、平衡针刺法、针刺拮抗肌、针刺督脉夹脊穴、经筋刺法、温针灸、穴位埋线、粗针疗法等。
反复锻炼。第四、上肢的锻炼可以让患者自己进行,让患者用健侧的手握住患病的手,带动患肢举过头顶,让患者保持伸展的姿势,可以减轻上肢痉挛的症状,下肢的锻炼可以利用器械进行。第五、要对患者偏瘫的肢体进行针灸、按摩等治疗,也能减轻患者肌张力增高的症状。康复的治疗要及早进行,避免发生肌肉萎缩。
偏瘫的肌张力高主要是因为大脑控制的肌肉神经损伤所导致,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可以给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甚至可以局部的注射肉毒素,降低屈肌的肌肉张力,争取在屈肌肌肉张力降低后强化肌肉的力量,最终改善患者的肌肉功能。注射肉毒素必须是有经验的医生操作,可能会出现的副作用是相关的疼痛或者瘀斑,也...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 偏瘫偏瘫针灸穴位 14次阅读
- 治糖尿病的特效偏方 14次阅读
- 绝症疑难症之偏方辑略壹 18次阅读
- 针灸疗法左侧偏瘫? 21次阅读
- 在治疗中风偏瘫中针灸应该选择什么位置? 16次阅读
- 董氏针灸有个偏瘫穴在哪里? 1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