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艾灸什么穴位?

1、脾虚艾灸解溪穴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2、脾虚艾灸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3、脾虚艾灸丰隆穴
丰隆穴是脾胃虚弱湿重艾灸重点,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

4、脾虚艾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凡是肚腹部位的问题都可用足三里这个穴位治疗。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5、脾虚艾灸中脘穴
中脘则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可治疗胃痛、恶心、腹胀等。内关则是宽胸解郁、行气止痛之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处。
有需要的患者,可自己去药店买点艾条。仰卧姿势,用点燃的艾条在以上这几个穴位上温灸,每穴5分钟,以感觉温热、舒适、不烫为度。每日1次,10次一个疗程,此方对缓解胃痛有帮助。

脾胃虚该如何调理
1、注意保暖:老中医告诉我们,身体中出现的大部分毛病都是由于没有做好保暖工作造成的。特别是现在春寒料峭的时候,脾胃虚弱的患者更是要注意保暖工作,如果有胃痛的患者要避免手冷;腹泻的患者最好在肚脐的地方进行有效的保暖。日常要少吃一些生冷的果蔬或者饮品,女性可以多喝一些姜茶。
2、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积极向上、轻松乐观的情绪可以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神志清楚,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或促使疾病痊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当人的精神愉快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指挥作用加强,人体内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调整,保持着旺盛的新陈代谢。
3、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方法有很多,慢跑、爬山、瑜伽、气功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的促进肠胃蠕动,提高身体的消化能力和营养的摄取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排除身体毒素。2017-11-20
脘、脘、脘(别肚脐5寸、4寸、2寸处)都灸
特别脘穴《针灸甲乙经》:腹胀通寒伤饱食饮化脘主《循经考穴编》:切脾胃疾所疗
至于关元(肚脐3寸)主治肾虚神阙(即肚脐)作阳救逆用2020-01-24
1、脾虚艾灸解溪穴
2、脾虚艾灸关元穴
3、脾虚艾灸丰隆穴
4、脾虚艾灸足三里
5、脾虚艾灸中脘穴2019-07-11

2021-01-27
mcxzy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9:02: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脾虚艾灸脾俞穴、关元穴、气海穴、胃俞穴、犊鼻穴以及足三里穴等穴位效果最好。以下是这些穴位的具体介绍:脾俞穴:位置:位于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艾灸脾俞穴可以健脾和胃,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从而改善脾虚引起的腹胀、纳少等症状。关元穴:位置: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

  • 艾灸中脘穴: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艾灸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

  • 脾虚艾灸足三里穴、神阙穴以及中脘穴效果最好。足三里穴:也被称为保健穴,每天进行10分钟的艾灸,可以健脾益气、延缓衰老、防病治病、提高免疫力。足三里穴是脾虚艾灸的首选穴位之一。神阙穴:位于肚脐部位,艾灸此穴位同样能起到健脾益气的作用。神阙穴是艾灸治疗脾虚的重要穴位。中脘穴:位于脐上4寸,艾...

  • 脾虚艾灸取穴 中脘穴 位置: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灸法:对准穴位点燃,灸3~5分钟,每日一次。作用: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解溪穴 位置: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灸法:对准穴位点燃,灸3~5分钟,每日一次。作用:这个穴位是...

  • 身体出现脾虚的症状,可以通过艾灸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艾灸三阴交穴、足三里穴、中脘穴等穴位。中脘穴是非常重要的穴位,也是治疗脾虚、胃肠疾病的要穴,主要位于人体前正中线,肚脐上四寸处,对脾胃虚寒、腹胀、腹泻等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足三里穴也是人体的保健要穴,除了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外,还具有补气...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