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是什么意思

腧穴是指脏腑 经络 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 针灸 、 推拿 等疗法主要的施术部位。 《 黄帝内经 》又称之为节、会、 气穴 、 气府 等;《 针灸甲乙经 》中则称之为孔穴;《 太平圣惠方 》有称做 穴道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 神灸经纶 》则称为穴位。 《黄帝内经》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腧穴又称穴位,是中国传统医学在人体分布体表的脏腑经络循环路线中,对气血汇聚、转输与出入之所的特定处所给定的名称,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推拿等医学临床的刺激点。

2023-02-28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0:37: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shù 】解释:人体上穴位的总称。又四肢远端部位有五腧穴。出处:《明史·方伎传·滑寿》:“《难经》又本《素问》、《灵枢》,其间荣卫藏府与夫经络腧穴,辨之博矣,而缺误亦多。”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通“输”,或从简作“俞”。《类经·人之四海》载:“输...

  • 人体上的穴位,是指在人体特定部位,能够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调理身体目的的点。这些穴位主要分布在四肢的远端,称为五腧穴。这类穴位的记载最早见于《素问·气穴论》和《灵枢经·九针十二原》。在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中,如《明史·方伎传·滑寿》一书中提到,《难经》作为《素问》...

  • 腧穴中的“腧”是个通假字通输,是转输的意思:而穴是孔隙的意思。从古到今有很多很多的叫法,其实今天通俗的叫法就是穴位。腧穴之是学术上比较正统的叫法而已。腧穴一般分三大类:即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经穴是最好理解的,循行于十二正经以及任督二脉上的有具体名称具体作用的穴就是十四经...

  • 穴位,学名腧穴,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通过针灸或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经络点治疗疾病。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黄帝内经》称其为“节”、“会”、“气穴”、“气府”,《针灸甲乙经》称“孔穴”,《太平圣惠方》称“穴道”,《铜人...

  • 腧穴的词语解释是:人体上穴位的总称。又四肢远端部位有五腧穴。见《素问_气穴论》及《灵枢经_九针十二原》。腧穴的词语解释是:人体上穴位的总称。又四肢远端部位有五腧穴。见《素问_气穴论》及《灵枢经_九针十二原》。注音是:ㄕㄨ_ㄒㄩㄝ_。拼音是:shùxué。结构是:腧(左右结构)穴(上下结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