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中穴的操作方法

患者俯卧位,腹部垫一枕头,使胸腰椎联接处向上微凸,便于治疗。取接脊(T12~L1棘突之间凹陷处,经外奇穴)、脊中穴(T11~T12棘突之间凹陷处),“以痛为俞”,指压二穴选取疼痛明显之穴针灸,或用双手拇指指尖按压。穴位局部及双手手指用0.5%碘伏、75%酒精常规消毒后,取0.5寸针直刺0.3~0.5寸,平补平泻,捻转提插“得气”后继续行针,使针感增强,针感明显者效果较好。多数病例行针过程中(3分钟内)疼痛消除或明显减轻,如若症状改善不明显,可留针10~15分钟,然后再行针(3分钟)。行针时注意力要集中,提插幅度宜小,切记不可大幅度提插、乱捣乱刺。如果没有针灸条件和经验,可用双手拇指指尖重掐二穴,同样可取得良好效果。一般情况下,取一穴在治疗过程中腹痛即可消除或明显减轻;效果不满意者,可针另外一穴,并可辨证选用辅穴:如痛经配以关元、三阴交;胃肠炎、菌痢配以合谷、天枢;寒邪内积腹痛配以足三里、神阙等,随证加减。

2016-06-01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13 10:53: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患者俯卧位,腹部垫一枕头,使胸腰椎联接处向上微凸,便于治疗。取接脊(T12~L1棘突之间凹陷处,经外奇穴)、脊中穴(T11~T12棘突之间凹陷处),“以痛为俞”,指压二穴选取疼痛明显之穴针灸,或用双手拇指指尖按压。穴位局部及双手手指用0.5%碘伏、75%酒精常规消毒后,取0.5寸针直刺0.3~0.5寸...

  • 至于按摩技巧,尽管针灸也是一种选择,但需注意安全。在家中使用针灸时,务必控制力度与速度,以免引发不适。更安全的做法是使用大拇指按压,当感到酸痛时即表示按摩已生效。每次按摩持续约3分钟,每日进行4-5次,效果会逐渐显现。尽管脊中穴的按摩对缓解身体症状有显著效果,甚至能治疗某些轻微疾病,但关键...

  • 刺灸法为斜刺0.5~1寸。灸法则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别名有神宗穴,脊俞穴。该穴的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运行规律为散热后循督脉传于中枢穴和悬枢穴。功能作用为壮阳益气。在治法上,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脊中穴的主治疾病包括风湿痛、腰腿疼痛等。通过了解和运用这个穴位,我们...

  • 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脊中穴刺灸操作手法 操作方法:俯卧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功能:健脾利湿,镇痉固脱。主治:黄疸,痔疾,泄泻,脱肛,小儿疳积,癫痫,肝炎,肠炎。

  • 脊中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伏卧取穴[1]。脊中穴位于背部第十一、十二胸椎棘突之间[2]。脊中穴在督脉的位置 脊中穴在胸椎的位置 脊中穴在胸椎的位置 脊中穴在胸椎的位置(肌肉)脊中穴在胸椎的位置(骨骼)9 脊中穴的取法 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十一胸椎棘...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